雲笙不自在地摩挲著手上的鐲子,她總覺得不妥當。
她知道這天下沒有什麼白得的東西,拿了人家的,總是要還回去的。
她今日將暖玉和那盛著天蟬靈葉的木匣一並帶了來,想將這些昂貴的謝禮一並送還回去。
可等了半晌,沈漓仍未結束,反而徑直從偏殿走出了戒律堂。
雲笙來回踱步,又不敢上前攪擾,隻得將目光移向了沈竹漪。
雲笙不由得加快了腳步,朝著他的背影追去。
她緩了兩口氣,揚聲道:“師弟,方才,多謝你——”
山巔落起細雨,春寒料峭,雲笙不由得捂嘴咳了幾聲,連話都沒說全。
對上沈竹漪的視線,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我有些不適應山巔溫度,讓你見笑了。”
頓了頓,她又道:“師弟,我來是將東西退還與你的,這株天蟬靈葉我不能收,還有這對琉璃鐲法器,也麻煩師弟將其轉交給沈伯伯,這些都太貴重了……”
沈竹漪半斂著眸,視線落在雲笙攏在袖中的暖爐上。
他淡淡道:“這些東西已經是師姐之物,若是不要,可以扔了。”
雲笙腳步微滯,她攥緊了袖擺,頭垂得低了些:“……我靈根已廢,這對琉璃鐲還是留給更合適的人吧。”
這個下意識低頭的保護動作,讓她裹在衣領中雪白脆弱的脖頸一覽無餘。
沈竹漪目光掠過那一截纖細凝白的後頸,微微停頓一瞬,便移開視線。
他冷白的指尖敲打在腰間的銀蝴蝶上,不發一言。
雲笙一直想試探他的態度,便多說了幾句:“無論是宗內資曆深厚的長老,還是雲遊的藥宗弟子,都對此束手無策,說是靈根受損藥石難醫……”
沈竹漪哂笑一聲:“藥石無醫?那無非是因為他們見識淺薄罷了。”
疾風拂過山頂,他垂眼俯視著群山,高束的發帶隨之飄動,少年雋秀的麵龐沾著霜晨的水珠,頗有幾分生動的驕矜意氣。
他朱紅的發帶拂過雲笙麵龐時,青檸攜著花香的濃豔的甜味便縈繞在她鼻尖。
這種味道雖好聞,卻擾亂心神,給人一種短暫的眩暈感。
雲笙壓下心中的驚喜之情,順勢道:“莫非你有辦法?”
沈竹漪轉眸凝視雲笙,唇角微翹,不置可否。
那雙烏黑的眼眸,於柔和的日光之下有種疏離的清冷,似乎能夠將她所有的心思看透。
下一瞬,沈竹漪背上的劍啷當出鞘,浮於空中。
少年踏上飛劍,銀色的腰封將他的腰身束得格外緊,襯得他寬肩窄腰,渾身的線條都極具爆發力。
他垂下纖長的眼睫,眉眼明豔恣意,任狂風將廣袖吹得獵獵作響:“我尚有事,先行一步。”
雲笙望向戒律堂外的天塹,蓬萊山地勢險要,除上山的棧道外,禦劍飛躍過壕溝是最為快速的法子。
可若是不幸掉下去,那便是粉身碎骨。
雲彩自天塹處飄來,雲笙看了一眼便頭暈目眩,不敢再往下望。
宗內的弟子會禦劍,但極少用其趕路,隻因損耗太大,隻有在十萬火急時才會用。
劍上的少年郎,明宥清澗腰間綴著的銀鏈佩環啷當作響。
雲笙指骨蜷縮,忽的仰起頭:“可否載我一程?”
聞言,沈竹漪垂下眼瞼,居高臨下看她。
雲笙道:“山巔溫度過低,我不敢耽擱太久,怕步行而下會得風寒。再者,我從未體會過禦劍而行的滋味……”
沈竹漪沒有說話,身形隨著飛劍,閃身到了雲笙麵前。
“上來。”他道。
雲笙沒敢同他觸碰,隻是虛虛拽住了他的袖子,也一起踏上了飛劍。
沈竹漪垂眸念動,踏著的飛劍便迎風而起。
山風自鬢邊拂過,雲笙的鬥篷都灌滿了山風。
日光落在雪白的劍身,白雲同遊,飛鳥作伴。
立於劍身俯瞰宗門的感受格外新奇,雲笙仍有些畏怯,卻也忍不住去欣賞山內美景。
若能修複靈根,便也可這般在廣闊的天地之間遨遊。
可以去不周山看日出,去南海聽鮫人唱歌,再也不用困於這蓬萊宗一隅,像是傀儡一般提心吊膽地活著,擔心再度被冤枉關進落霜境。
她難掩歡欣,閉眼感受著風拂過麵頰,也更加堅定了心中所想。
她看過來,鄭重道:“師弟,我先前和你說的事情,你考慮得如何了?”
少女的睫毛沾著雨珠,澄澈的眼過來,水色山光倒映在她眼間,化作溶溶清漣:“你若助我修複靈根,我必定會傾我所能報答你。”
她也不傻,無論是天蟬靈葉還是那對鐲子,都是修複靈根的寶物。
沈竹漪若無此意,應該不會送她這種寶物。
哪怕是陷阱,哪怕會殃及性命,隻要有一點渺茫的希望,她也要為自己奮力一搏一次。
禦劍穿雲而行。
聞言,沈竹漪烏黑的眼看過來,他額前細碎的發散落在風中,襯得他雲眉纖柔,眼尾冷峭。
他反問:“如何報答?”
他的口吻很淡,顯然不以為意。
雲笙的臉不由得燒起來。
以她現在的狀況,說起來似乎沒有什麼報答的。
她環顧四周,畢竟是宗內,還是謹慎為妙。
而後,她踮起腳尖,攥著他的衣擺,附在他耳邊悄聲道:“先前我們說好的呀,待到時機成熟,我會幫你得到純陽珠。”
她的裙擺被風拂起,蓋在了他的衣擺上,一觸即離,又緩緩落了下去。
恰逢此時,覺察到她動作的沈竹漪側過臉來。
少女柔軟的唇瓣擦過他的頸側,像是觸碰到了新鮮的花瓣。
似有若無的熱氣拂過他的頸側,留下一片酥麻的癢。
沈竹漪唇邊的笑霎時褪滅,身子一瞬冷硬起來,下頜也跟著緊繃。
他的眼神自上而下,麵若冰霜地睨視那緊握他袖擺的白皙的手。
虛虛綴著的琉璃鐲恰到好處地遮住了她腕間的疤痕,襯得她的手腕格外纖細,仿佛柔弱的花莖一般,一折便碎。
方才她嘴唇觸碰過的地方,還在隱隱發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