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陽光透過窗戶的縫隙,輕柔地灑在臉上,我悠悠轉醒,隻覺神清氣爽。
想起昨日在鄭德榮老板手工藝品店的種種經曆,心中滿是對《易經》智慧的驚歎與好奇,不知今日又會有怎樣的發現。
走出客房,便見師父與宋悅已在廳中與鄭德榮交談。鄭德榮臉上雖帶著幾分疲憊,但眼神中透著一絲興奮:“老夥計,說來也怪,昨晚按照你說的調整完後,我心裡竟莫名踏實了許多,仿佛那些困擾都已消散。”
師父微笑著回應:“這《易經》風水之學,講究的就是營造一個和諧順暢的氣場環境,環境舒心了,心境自然不同。不過,這才剛開始,後續還需持續留意觀察。”
正說著,一位老師傅走進廳中,笑著對鄭德榮說道:“鄭老板,不知怎的,今早起來,感覺身上輕快了不少,昨天還渾身乏力呢。”
鄭德榮聽聞,眼中閃過驚喜:“真的嗎?看來調整風水這事還真有效果。”
師父點頭說道:“這是個好兆頭,說明店內氣場已在逐步改善。但不可掉以輕心,還需繼續保持。”
用過早餐,我們隨著鄭德榮在店內四處查看。隻見陽光透過門窗,均勻地灑在各個角落,重新布局後的陳列架錯落有致,手工藝品擺放得相得益彰,仿佛整個店鋪都煥發出新的生機。
然而,細心的師父還是發現了一些潛在問題。
他指著店鋪角落一處堆放雜物的地方說道:“老鄭,此處雜物堆積,氣場雜亂,需儘快清理。而且從五行角度看,這個角落屬艮位,代表著山,主穩定、發展。若此處雜亂無章,會影響店鋪的長遠發展。”
鄭德榮連忙點頭:“我這就安排人清理,你說得對,這店鋪的每一處細節都不能馬虎。”
清理雜物的過程中,宋悅拿起一件尚未完成的剪紙作品,好奇地問道:“鄭老板,這剪紙看著簡單,製作起來應該不容易吧?”
鄭德榮笑著接過剪紙,說道:“這剪紙看似簡單,實則大有學問。首先得精心設計圖案,或花鳥魚蟲,或人物故事,都得心中有數。
選好圖案後,將紙張多層疊放,用訂書釘或線繩固定。然後,師傅們就得手持剪刀或刻刀,小心翼翼地沿著圖案輪廓裁剪。下刀的力度、角度都有講究,稍有不慎,便會前功儘棄。
像一些複雜的圖案,還得運用諸如陰陽刻、套色等技法,才能讓作品更加生動出彩。”
我在一旁聽著,不禁感歎:“這些傳統手工藝品製作工藝如此繁雜,師傅們真了不起。”
師父接過話茬:“是啊,每一件手工藝品都蘊含著匠人們的智慧與心血,這與《易經》中所強調的專注、堅持以及對事物內在規律的把握是相通的。
就如同風水布局,需洞察每一個細節,才能營造出和諧的環境。”
雜物清理完畢,師父又對店鋪的采光和通風進行了細致調整。
他讓鄭德榮在窗戶上掛了幾串水晶風鈴,說道:“這水晶風鈴不僅美觀,還能在微風拂過時,產生清脆聲響,激活氣場,增添靈動之感。同時,它五行屬金,能與店內其他五行元素相互協調。”
忙完一上午,店鋪已煥然一新。鄭德榮看著整潔有序、充滿活力的店鋪,滿心歡喜:“老夥計,太感謝你了,經過你這一番調整,我對店鋪的未來更有信心了。”
然而,午後時分,一位老師傅突然匆匆找到鄭德榮,麵露憂色:“鄭老板,剛剛收到消息,下個月城中要舉辦一場大型手工藝品展銷會,可咱們目前的精品數量恐怕不夠,這可如何是好?”
鄭德榮一聽,眉頭緊鎖:“這確實是個難題,時間緊迫,要製作出足夠多的精品,怕是有些困難。”
師父沉思片刻後說道:“從《易經》的角度看,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展銷會如同一個‘變’的契機,雖有困難,但處理得當,便能讓店鋪更上一層樓。我們可以利用易理來規劃應對之策。”
眾人圍坐在一起,師父繼續說道:“首先,我們分析一下當前形勢。展銷會注重展示特色與精品,這就要求我們集中精力,發揮優勢。
店鋪裡各位老師傅都有各自擅長的領域,這是我們的‘強爻’。我們應根據他們的專長,合理分配任務,專攻擅長的工藝品類,提高製作效率與質量。”
“再者,時間緊迫,我們要合理安排時間,如同順應天時。製定詳細的日程表,明確每個階段的任務目標,讓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