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圖書館,我們還是挨著坐,可眼神碰到一起的時候,不再是害羞地躲開,也不是光知道甜蜜地沉醉,而是互相鼓勵,默契地告訴對方要專心。
要是有一個人對著卦象想不明白,另一個人就自然地湊過去,小聲討論:“你看這個‘艮’山,在這兒是不是代表想法卡住了?試試用‘兌’澤的靈活變通來想想?”
要是討論出結果了,我們相視一笑,那種感覺比單純的甜蜜膩歪更讓人開心。
師父也在合適的時候給我們指導。他布置的作業,開始故意弄一些要我們倆一起配合著推算的複雜卦象,或者是討論易經裡關於人和人關係、感情方麵的深刻問題。
我們一起研究,互相啟發,不光對易經的道理理解得更透徹了,我們倆之間的心意,在這種智慧的碰撞和交流裡,也變得越來越深厚、越來越堅定。
有個周末,師父提議:“聽說城南棲雲觀後麵有棵千年銀杏樹,一到深秋,滿樹金黃,好看得不得了。樹底下還有一眼清泉,正好應了‘澤山’的卦象。
今天咱們就去那兒,好好體會體會‘鹹’卦感應的真正意思。”
棲雲觀在半山腰,周圍大樹多得很。我們繞過幾座道觀的大殿,那棵傳說中的千年銀杏樹一下子出現在眼前。
正好是深秋,大大的樹冠就像著了火一樣,全是金色的,成千上萬片扇子一樣的葉子在太陽下麵閃閃發光,還跟著風“簌簌”地往下落,在地上鋪了厚厚的一層,就像金色的地毯,軟軟的。
樹旁邊,真有一眼清泉,從石頭縫裡“汩汩”地冒出來,形成了一個清澈見底的小水潭。
金色的葉子飄到潭水裡,順著水波輕輕晃蕩。山艮)穩穩當當、實實在在,澤泉潭,代表兌)又靈活又清澈,金色的葉子飄來飄去,就好像天地間的靈氣在交融,把“澤山鹹”那種和諧、相互感應的樣子,展現得淋漓儘致。
“太美了……”宋悅仰著頭,看著那遮天蔽日的金色樹冠,小聲嘟囔著,眼睛裡全是驚歎。
“是啊,澤山相互感應,一直生生不息……”我也被這天地間的美景給震撼到了。
我們坐在厚厚的銀杏葉上,背靠著古老的樹乾。
陽光透過樹枝樹葉的縫隙,灑下一塊塊光斑,照在身上暖烘烘的。周圍特彆安靜,就聽見風吹過樹林的沙沙聲,還有泉水叮咚叮咚的響聲。
“師兄,”宋悅輕輕地開口,打破了安靜,聲音裡帶著一點點緊張,還有點期待,“你還記得師父說的‘鹹’卦嗎?‘取女吉’……”
我的心一下子跳得快了起來,扭頭看著她。
金色的光斑在她長長的眼睫毛上跳來跳去,她那清亮亮的眼睛裡映著金色的樹影,也映著我。
她的臉有點紅,就像秋天的晚霞。
“當然記得。”我說話的聲音也有點緊張,帶著點笑意,“澤山相互感應,心意相通,堅守正道就能長長久久。”
宋悅的臉更紅了,她低下頭,手指頭不自覺地卷著一片金黃的銀杏葉,聲音小得像羽毛飄:“那……那你覺得……我們現在……算不算是……‘鹹’卦感應很深,‘利貞’也有盼頭啦?”
她這話,就像一滴清泉掉進心潭裡,激起一圈圈的波紋。
沒有那些花裡胡哨的詞,就是在易經道理熏陶下,簡簡單單的心意,還有小心翼翼的確認。
在這千年古樹和澤山清泉的見證下,這份情意顯得又純淨又莊重。
我伸出手,輕輕地放在她涼涼的手背上。她輕輕顫了一下,可沒躲開,反而把手翻過來,和我十指交叉。
手心裡貼著的溫度,比太陽照的還暖和。
“算。”我看著她,眼神又堅定又溫柔,清清楚楚地回答。
“澤山相互感應,就是我心裡向往的。悅兒,從現在起,我們不光是同門,更是心意相通、誌向一樣的道侶。
在學易經這條路上,咱們手拉手一起走,澤和山一直靠著,好不好?”
“道侶……”宋悅把這個詞重複了一遍,眼睛裡一下子滿是亮晶晶的光,比滿樹的金色葉子還耀眼。
她用力地點點頭,笑得像秋天的太陽一樣燦爛:“好!師兄……不,唐坤!咱們說好了!一起學易經,一起領悟道理,澤和山永遠相伴!”
金色的葉子在我們身邊飄來飄去,泉水叮咚響著,就好像在給我們這個鄭重的誓言伴奏。
古樹不說話,澤山好像有靈性,它們都看著兩顆年輕的心,在這深秋的美景裡,用易經做媒,用大道做約定,許下了一起相伴、一起探索深奧道理的承諾。
澤山相互感應,道侶剛剛結成。這份感情、這個場景,還有這個心意、這個誓言,都刻在了秋天,也永遠印在了我們心裡。第十回完)
喜歡易經智慧:開啟人生新境界請大家收藏:()易經智慧:開啟人生新境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