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玫瑰那事兒,在我倆坦誠心意之後,就像一陣煙,一下子散沒了。
我和宋悅確定了心意,感覺像是身上的一層無形的東西被拿掉了,整個世界都變得亮堂堂的,人也輕快起來。
在圖書館,我們還是並排坐著,可這會兒空氣裡飄著的,不再是那種偷偷試探的曖昧勁兒,而是明明白白的心照不宣的甜蜜。
一個眼神、一個微笑,就連手指頭不小心碰一下,心裡頭都能泛起一圈圈暖和的漣漪。
離火的暖和兌澤的潤,這會兒可算是徹徹底底地融合在一塊兒了,變成了一股又溫暖又堅定的水流。
不過呢,生活可不隻有甜蜜。很快我們就發現,這感情一好起來,連我們學易經都受影響了。
“師兄,你看這個‘中孚’卦風澤中孚),卦辭說‘豚魚吉,利涉大川,利貞’,就是說講誠信能感化萬物,連小豬小魚都能沾上吉祥……噗,小豬小魚……”
宋悅指著書上的字,自己先忍不住笑了起來,臉有點紅,眼睛卻亮晶晶地瞟向我,一看就知道她心思沒全在卦象上。
我本來正琢磨著“觀”卦風地觀)裡的“觀我生,進退”呢,被她這突然一笑給打斷了。
看著她笑得那麼好看,我的心也跟著晃了一下,剛剛想好的思路一下子不知道跑哪兒去了,隻能跟著傻笑:“啊?哦……是啊,小豬小魚……”
像這樣的事兒越來越多。討論卦象的時候老是走神,兩個人一對視,話題就不知道偏到哪兒去了;以前專心學習的時間,現在有時候都被小聲聊天和偷偷笑給占了。
雖然甜蜜,可師父布置的作業,完成得明顯沒以前好了。
我們就像兩隻剛嘗到蜂蜜甜頭的小熊,光知道陶醉在那股甜味兒裡,都忘了還得一步一步穩穩地走路。
師父啥都看在眼裡。他沒批評我們,就在一個講“履”卦天澤履,意思是做事要小心謹慎)的下午,好像不經意地說了一句:
“易經的道理又深又遠,咱們學起來得像走在薄冰上一樣小心。
兩個人有了感情,本來是好事兒,可要是光知道沉迷在感情裡,把學習給耽誤了,那就像踩在老虎尾巴上,老虎回頭咬人,可就危險了。大家都得小心啊,可彆犯這錯。”
師父說得很溫和,但這話就像一口鐘,在我們心裡輕輕敲了一下。
“踩老虎尾巴”那嚇人的畫麵,一下子讓我們從甜蜜的迷糊勁兒裡清醒了點。
“師父,我們……”宋悅有點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弟子知道錯了。”我也覺得挺慚愧的。
師父擺擺手,臉上沒生氣,反而好像很明白我們似的:“感情和學習能一起進步,這才是正路。今天呢,我就給你們講講‘鹹’卦澤山鹹),你們可得用心體會。”
“‘鹹’卦?”宋悅一下子來了精神,“上麵是兌澤),下麵是艮山),澤山鹹,我記得是講相互感應的吧?”
“沒錯。”師父點點頭,“‘鹹:亨,利貞。取女吉。’澤和山相互感應,山上有澤水,澤水滋潤著山,山接著澤水,這就象征著陰陽相互感應,萬物生長。
這個卦的關鍵,就在一個‘感’字上——相互感應、心意相通,還有感情。”
師父講得特彆明白:“澤水滋潤山,就像柔的去滋養剛的;山接住澤水,就像剛的包容柔的。這就是剛柔搭配,陰陽和諧的樣子。
用到人身上,就是兩個人心意相通,情投意合取女吉)。不過‘鹹’卦能有好結果,是因為‘利貞’——得堅守正道。相互感應但不過頭,有感情但不沉迷,這樣才能順順利利、長長久久。”
師父話鋒一轉,看看我,又看看宋悅:“感情這事兒,也跟‘鹹’卦的感應一樣。兩個人互相喜歡,心意相通,就像澤和山靠在一起,這本來就是很自然的事兒。但這種‘感’得往上升華,得和咱們學易經的這條路結合起來。
要是隻知道沉浸在小情侶那種甜甜蜜蜜裡,就像澤水一下子漲起來,把山都給淹了艮,有停止的意思,這兒代表學業、誌向),那就感應過頭,失去正道了,反而會變成拖累。
反過來,要是能把這種互相理解、珍惜的感覺,變成一起研究易經道理、一起追求更高境界的動力和支持,那感情就能幫著學習,學習也能讓感情更好,澤和山相互感應,一直發展下去,這才是‘亨,利貞’的正路。”
師父這話,就像一場及時雨,澆在我們因為感情有點浮躁的心上。澤山相互感應,感情和學習一起進步……
原來真正的“鹹”卦感應,可不隻是心裡喜歡的甜蜜,更是兩個人靈魂能產生共鳴,在人生路上互相扶持。
“弟子明白了!”我和宋悅一起說,眼睛裡又有了專注的光。
師父講的“鹹”卦,不光解決了我們的困擾,還告訴我們感情和學習一起前進的方向。
從那以後,我們就開始有意把新產生的感情用到學習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