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深吸一口氣,接著說道:“半多前,東海敵軍來犯,微臣奉先皇之命,征集三十萬大軍前去抵禦。
誰料那趙括實在無能,指揮不力,竟致使三十萬大軍全軍覆沒,朝廷家底一朝敗儘,老臣痛心疾首啊!
前些日子,陛下又命臣征集五萬大軍,微臣雖深感為難,但還是竭儘全力勉強湊出了這五萬。
可如今陛下又要征集二十萬大軍,並非微臣有意推脫,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二皇子眉頭緊緊皺起,臉色愈發陰沉,猶如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
這時,丞相林嵩站了出來,躬身奏道:“啟稟陛下,臣近日查閱過兵部的兵員名冊,柳尚書所言句句屬實,並無虛假。”
柳林聽到林嵩替自己解圍,暗暗鬆了一口氣,趕忙伸手擦了擦額頭上豆大的汗珠。
二皇子聽丞相這麼說,臉色稍稍緩和了一些,說道:“柳尚書,既然如此,那你且說說,有何建議?”
柳林趕忙起身,恭敬地說道:“啟稟陛下,微臣建議可從安西、永嘉二城各調集五萬兵馬,再從武城調集十萬兵前往雲州城。
此三城距離雲州城不過二三百裡,在調度上能夠更加迅速便捷,如此可解燃眉之急。”
二皇子微微思索之後,緩緩說道:“這武城乃是我大梁與南楚的門戶,關係重大,不可輕動。
若輕易調動武城兵力,恐怕會出現閃失。
那就從安西、永嘉二城各調五萬兵馬,再由朝廷征調十萬兵馬,湊齊二十萬。”
言罷,二皇子目光犀利地看向柳林,說道:“柳尚書,這征兵之事便交由你來負責,限期十日,你可能完成?”
柳林麵露難色,心中暗自叫苦不迭,但深知若不答應,恐怕官位不保,甚至性命堪憂。
權衡之下,他咬著牙,硬著頭皮說道:“陛下放心,臣定當竭儘全力!”
二皇子聽後,滿意地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
隨後,他又將目光轉向趙烈,說道:“趙烈,你可持詔書,先行前往安西城與永嘉城,征調十萬大軍。
至於剩下的十萬大軍,待征集完畢,便會前往與你彙合。”
趙烈抱拳,聲音高亢有力地應道:“陛下,臣遵旨!”
退朝之後,趙烈一刻也不敢耽擱,馬不停蹄地開始籌備出征事宜。
他心裡清楚,此次機會千載難逢,但責任也無比重大,容不得有絲毫差錯。
另一邊,柳林退朝後,心急如焚,第一時間便來到了丞相府。
一見到林嵩,他便滿臉焦急地說道:“丞相,今日在朝堂之上,您為何不再勸勸陛下呢?
這十萬大軍,對我而言實在是難以在短期內征集而出啊!”
林嵩捋了捋胡須,神色從容地說道:“柳尚書,陛下已然下旨,你此刻跟我說這些又有何用?
再說了,你好歹在兵部任職十年之久,怎麼就不知道靈活變通呢?
難道你真想讓陛下砍了你的腦袋不成?”
柳林被林嵩說得麵露窘迫之色,咬咬牙,誠懇地說道:“還請丞相提點一二。”
林嵩微微一笑,說道:“此次趙烈奉陛下之命,前往雲州城征討曹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