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還是前世十幾年的醫學教育影響了陳知文,讓他做出與現在的醫生不一樣的行為。
日本的醫生屬於中上層階級,而日本人的階級觀念也是非常嚴重的。
他們或許對底下的窮人有同情心,但是永遠不會和他們產生任何不必要的接觸。
佐藤認為陳知文剛剛承諾每天去傷員家裡查看傷員情況的舉動實在是有失身份。
不過他不得不承認,陳知文的手術已經有相當水平,在他看來已經不用自己這個帶教老師去教給他什麼手術技巧。
陳知文剛剛做的那台手術就算自己親自去做可能也做不到他那麼好。
於是佐藤很好奇地問陳知文,“這是你第一次做手術嗎?”
他不敢相信這是陳知文第一次接觸這麼大型的手術,而且第一次做手術就做得這麼好。
“實際上這不是我第一次做手術。”陳知文無奈地回答道。
“那難怪你全程都沒有犯什麼錯誤。”
“但是我好像不記得你是什麼時候在醫院裡做手術,我好像沒有安排過你。”
按理來說在醫院裡,實習醫生的所有活動都應該是帶教老師安排的。
“哦,我的第一台手術不是我在這個醫院去做的。”
陳知文很有講評書的天賦,將自己那段給大帥的孩子做闌尾炎手術的曆史講給佐藤聽。
給佐藤聽得一愣一愣的。
佐藤突然想到一個辦法,能更好地讓陳知文救下那個傷員。
“我這有個好辦法,對你還有那個受傷的工人都是有利的,你要不要聽一聽?”
陳知文很感興趣,他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借力幫助彆人。
“你知道我們醫學院的科研政策嗎?”
陳知文之前一直都是在學習階段,對於學校的科研政策並不了解。
“你之前為了讓病人減少花錢,所以想著用中藥來代替西藥。”
“你有沒有想過這個研究方向?我感覺你如果進行深入地研究的話,很可能會研究出一些成果。”
陳知文出身中醫世家,現在在日本研究現代醫學。
中西醫結合的醫學絕對是未來的一大研究方向。
不是因為中醫多麼偉大,而是日本政府絕對是希望使用中藥來減少藥物的使用,從而達到減少成本的目的。
佐藤介紹學校的政策,如果學生能寫出有價值的論文,那麼學校就會報銷學生在研究過程中的所有花費,而且還會幫助學生將論文發表在國內外的醫學期刊上。
陳知文眼前一亮,寫論文對於自己這個醫學博士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
喜歡抗日:民國大醫生請大家收藏:()抗日:民國大醫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