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島由一夫收到了陳知文寫出來的論文,在看見文章裡陳知文的結論之後他非常滿意。
陳知文在論文中認為,中藥藥劑完全可以替代消炎藥物,在手術結束之後給傷員服用,以此減少磺胺這種特殊藥物的消耗。
要知道此時的磺胺已經是一種管製非常嚴格的藥物,現在的日本還沒有大規模生產的能力。
陳知文以為他的研究成果隻是空談,卻沒想到未來會被日軍大量使用。
當然日軍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反而因為這個魯莽的舉動損失慘重。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現在陳知文還沉浸在完成論文的喜悅中,因為學院給完成論文的學生也提供了很多獎勵。
在中島由一夫的介紹下,陳知文將這篇論文發表在現在日本最權威的《日本醫學雜誌》上,雖然這篇文章並沒有在學術界引起多大的轟動,但是至少讓陳知文在日本醫學界有了一點名氣。
陳知文以前在醫院裡就是個小透明,雖然在醫學院裡自己成績是第一名,但是在這裡,能在東京帝國大學附屬醫院當醫生的都是以前的尖子生。
不過現在陳知文在日本頂級的期刊發表了論文,一下子就從小透明升級為普通人。
佐藤對陳知文發表文章也是很高興的,因為他也在論文裡混上了一個第二作者,能白嫖到不少錢。
不過陳知文對佐藤是非常感激的,因為這篇論文要是沒有人家的支持是絕對寫不出來的。
陳知文是因為有了佐藤的支持才能有機會去上手做手術,要不是佐藤的默許,他主刀手術就是一個違反規定的事情。
對於陳知文來說,發表論文並不是他最大的收獲,最大的收獲就是他被醫院允許自己獨立去做手術。
對一個醫生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手術的資質,隻有得到醫院的允許,自己才能有資格去做手術。
陳知文以前是沒有機會自己去做手術的,所有的手術都要在帶教老師的監督下完成,而且一般隻能去做一些邊角料的事情。
在佐藤證實陳知文能夠獨立完成一些較為複雜的手術之後,陳知文就被允許自己獨立去做手術。
在這個時代做手術有一個好處就是不用擔心所謂的醫鬨問題,也不用擔心在手術過程中出現差錯而被吊銷醫生資格。
中日兩國有不少名人是因為在接受醫生治療的時候出現差錯而去世,但是這些醫生都沒有受到任何的懲罰。
陳知文現在就可以放開去做手術。
很快他就迎來第一個正式的病人。
東京帝國東西附屬醫院同時也是全東京地區乃至全國最好的醫院,在這裡治不好的病就隻能回家等待死亡的降臨。
陳知文遇到的第一位患者來自偏遠的北海道。
這是一對夫妻,是一對已經上了年紀的夫妻,頭發都已經發白,看起來已經有五十多歲的樣子。
這次來到東京,就是專門過來看病的。
能從外邊來到東京而且還是專門過來看病,這對夫妻明顯還是有點積蓄的。
“我的妻子經常感覺胃疼,我們當地的醫生認為應該是普通的胃病,就給我們開了一點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