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知文表示,自己培養出來的這些醫生原本可以分給海軍一部分,但是要是這邊不同意,那麼這些培養出來的軍醫就隻好都給陸軍了。
大保內久一一想到有這麼寶貴的人才要被陸軍帶走,內心的抗陸之魂就開始燃燒。
隻要是對陸軍有好處的都應該製止。
要知道日本的海軍還有陸軍真的是最奇葩的一對兄弟。
兩邊最大的精力不是用在戰鬥上,而是用在內耗上。
兩邊都秉持一個道理,絕對不能讓對麵的好過,所以都做出了一些奇葩的事情。
海軍有了海軍陸戰隊,陸軍居然有了自己的艦隊。
更關鍵的是,為了表現出自己與對麵的仇恨,兩邊將自己的零部件都設置成不通用的。
海軍的螺絲是往右的,陸軍的螺絲是往左的。
這樣的後果就是大量的資源被無情地浪費掉。
在得知如果自己拒絕幫助之後,陳知文將帶著學員投向陸軍,大保內久一就決定自己一定要幫助他們,絕對不是因為他不想讓陸軍得逞。
陳知文很快就搞定了這邊的關係,之後他就給自己在東京帝國大學最親愛的老師中島由一夫,發了封電報。
陳知文在電報中講述了自己的想法,他想成立一個由中日還有美國這三個國家的醫生組成的醫生協會,專門救助在戰爭中受傷的平民,他希望中島由一夫能夠幫自己宣傳一下,讓更多優秀的醫學生加入進來。
陳知文將給這些參與的醫生專門的指導,而且這些醫生還能得到戰場救護這樣非常珍貴的醫學知識。
中島由一夫在自己的學生中宣傳了一下,大家都非常踴躍。
這是陳知文之前被天蝗接見的功勞,因為那次接見,他現在在東京的醫生群體中非常有影響力。
當大家知道陳知文將要在上海成立這樣一個協會,在協會裡進行針對戰地醫療的培訓之後,許多人都給陳知文遞交了報名表。
其中還有許多大一大二的醫學生。
軍方已經在日本國內號召年輕人積極參軍,整個東京都是一種狂熱的氛圍。
東京帝國大學裡的學生們也是這樣的,雖然很多人才大一大二,但是都想著要去參軍。
中島由一夫堅決製止那些激進學生想要退學參軍的行動,因為在他看來,這些學生現在半懂不懂的,比那些獸醫的危害還要大。
但是當得知陳知文將要舉行這樣一個培訓班的時候,中島由一夫認為可以放自己的學生去這個培訓班裡學習一下。
於是陳知文的培訓班很快就滿員了。
陳知文這邊是來者不拒的,但是奈何自己的條件有限,隻能接收五十個左右的學員。
這些學員以為來到陳知文的培訓班之後就可以很快學習到先進的醫學知識,然後他們帶著這些醫學知識去參軍成為軍醫。
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陳知文對於這些學員有更全麵的打算。
首先就是帶著他們去戰場上給平民治病。
所有的戰爭場麵都會對戰爭的殘酷進行渲染,但是他們很少將處於戰火中的百姓的情況給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