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這樣的廣告效果不怎麼樣。
因為現在的中國和未來的非洲沒有什麼不同,都是蠻荒之地的代名詞。
這是一件好笑的事情,五千年的文明古國被人家當成沒有文明的蠻荒之地,醫生來這裡就像是給原始人看病。
公告發出去好幾天,但是並沒有多少人願意過來。
還是南希找到了原因。
“你不應該說自己是在做慈善,因為很少有人願意千裡迢迢地跑到中國去做慈善。”
“你可以改成冒險。”
“在戰火中救人,這在美國人看來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好吧,任何時候都有追求刺激的人。
在美國也是這樣,因為他們特殊的地理位置,本土沒有威脅,但是美國人又是天生喜歡冒險。
將慈善改成冒險,陳知文本來以為這就是一個比較荒唐的想法,結果沒想到居然真的奏效了。
吉米夫婦兩人都是醫務工作者,吉米先生是一個醫生,吉米夫人是一個護士,他們生活美滿,但是總是感覺好像缺少一點激情。
這天吉米先生看到了陳知文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發表的文章,在文章中陳知文介紹自己剛剛成立的東亞無國界醫生救助組織。
這個組織已經獲得中日美三方的支持,成員加入之後可以有更高的生命安全保障,加入組織之後,陳知文將會帶著他們穿越戰火,為那些在戰火中受傷的平民提供一係列必要的幫助。
吉米先生認為這個組織就是為他們夫妻成立的,因為他們就想著去找點刺激。
所謂富養良心。
吉米先生作為醫生,早就實現了衣食無憂。
但是他們的精神依然空虛,希望有什麼能夠彌補他們空虛的內心。
陳知文這個組織算是開了先河,說不定還可以為以後的慈善組織提供發展的模板。
吉米先生征求了妻子的意見,沒有想到妻子也非常同意吉米的想法。
他們沒有見識過戰爭的殘酷,在他們看來,戰爭就是交響樂,是小說中刺激的場景,是刺激血管的激動。
他們很快就發電報,遞交申請表。
同樣有這個想法的還有不少人,他們大多是有豐富經驗的醫生護士,將這趟中國之旅當成人生再普通不過的一次旅行,而且還是一次免費的旅行。
陳知文的東亞無國界醫生組織就這樣取得了一個開門紅。
有了人,還有一件事情需要解決,那就是物資。
去救助,需要糧食,還需要各種藥物。
現在陳知文在市場上已經很難買到大批量的藥物,隻能一支一支地去買。
因為這些藥物早就已經被政府還有那些權貴搶購一空。
所以陳知文找上教會,希望他們可以幫忙解決這件事情,為組織提供必要的藥物還有食物。
約翰這個老頭子想都沒想就答應下來,現在又有借口從信徒手中募集捐款了。
他在和陳知文交流之後就立刻將任務安排下去,讓牧師們宣傳主的恩情。
同時他還安排洋行從美國進口必要的藥物。
喜歡抗日:民國大醫生請大家收藏:()抗日:民國大醫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