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知文不僅要對中國的醫生進行培訓,還要加大培訓的力度。
這對現在異常艱難的中國醫學界來說絕對是一個難得的好消息。
因為現在的中國醫學教育已經陷入困境。
醫學這個東西是需要在和平時期才能發展下去的。
現在的中國醫學分為兩個部分。
在日占區,醫學院大多都被日本方麵進行托管,隻有在北平那邊現在還有和諧醫學院還能勉強維持教育。除此以外,就剩下上海的租界內還有醫學院。
但是這兩個碩果僅存的醫學院現在已經幾乎停滯,首先是招生工作被限製。
在日占區,日本方麵全麵推行日本的教育。
學生如果還想在日占區發展,那就必須要去讀那些日本政府開設的大學。
這些大學的教育是可想而知的。
武士道精神,大東亞共榮思想還有就是一係列歪曲的思想,在不同的角度被傳輸給這些學生。
如果是有良知的醫學生,在這些學校裡應該是聽不下去的。
日占區的學生想學醫學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日占區其實是有幾所醫學院校的,但是這些醫學院校用中國人當實驗對象,進行人體解剖,還是活體解剖。
而且排斥招收中國的學生,對中國的學生進行了嚴格的限製。
在這樣的情況下,在日占區學醫就成為了一句空想。
但是現在的國府範圍內的醫學院校也是遭受了一係列的打擊。
這些醫學院校因為缺乏醫學教育的器材,所以好多醫學方麵的教學都沒法完成。
如果隻是經費上的問題,那學校還可以去采用其他的方式。
但是人才上的流失才是最令人頭疼的。
原本這些醫學院還有好多有經驗的醫生擔任教師,但是戰爭打響以後,好多老師投身抗日,去擔任戰地醫生。
這是在救國,學校是給予大力支持的,但是奈何流失的老師實在是太多了。
缺少了大量的優秀教師之後,剩下的這些老師教學壓力就更大了。
留下來進行教學的老師們值得尊重,但是離開的老師也不應該被苛責。
現在的後方就沒有安全的地方,作為學校的建築因為比較突出,所以很容易遭受日軍飛機的轟炸。
好多老師在這樣的環境下堅持上課,但是整日的轟炸終究會讓人感受到恐懼。
每一次炸彈投擲下來後,總是會有一些被波及到的傷員。
這些日本飛機重點轟炸後方的大中院校,就是要震懾在這裡的老師和學生。
好多老師因為安全問題都離開了這裡,畢竟他們不是無路可去。
作為醫生,他們在哪裡都能過的很舒服,何必在這裡倒貼錢去教書呢?
喜歡抗日:民國大醫生請大家收藏:()抗日:民國大醫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