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知文將自己建造手術室的工作都交給了老板,讓老板直接在美國進行采購,將東西帶到這邊來。
老板自然也是個有經驗的。
知道陳知文這次不是在給自己建造手術室,雖然陳知文沒說,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必須要懂事。
雖然自己沒錢,但是老板還是咬咬牙給陳知文買了一塊手表。
一千美元的手表,自己這次能賺到的錢也不過幾千塊錢。
但是老板還是買了這塊手表,因為他知道要是自己這次不表示一下,自己以後也就得不到這樣的機會了。
完成采購之後,老板就帶人坐上了去上海的輪船。
在這五位工人中,有一位工人名叫托馬斯·米勒,他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家庭,今年剛好二十一歲。
對托馬斯·米勒來說,這不是一個好時代,因為他在高中還沒有畢業的時候就被金融危機給波及到。
他原本是想去上大學的,但是家中父親的失業讓他失去了上大學的機會。
他隻能出來謀生。
在朋友的介紹下,他來到了建築公司,成為了一名普通的建築工人。
一開始是學徒,他從給其他大家建築工人當助手開始,一點一點的學習技術。
在花了三年的時間之後,他終於成長為一個熟練的建築工人。
托馬斯·米勒對中國一直都是非常好奇的,在得知能來中國工作之後,他毫不猶豫的就來到這裡。
一個月三十美元的工資,現在是雙倍工資,所以是六十美元。
在中國工作半年,他可以給家裡帶來將近兩百美元的收入。
這對一個家庭來說,兩百美元已經足夠他們生活好長時間了。
托馬斯·米勒不是第一次上船,所以他在船上並沒有和其他人一樣不停的嘔吐。
但是在二等艙中,旁邊不停嘔吐的工友還是讓他忍不住出去。
托馬斯·米勒對自己的未來非常的迷茫,他不知道在那個叫南京的地方,自己是否能真的順利的完成工作。
當他來到上海之後,托馬斯·米勒才明白,原來中國也沒有那麼落後。上海的街頭還是有好多外國人的,在租界中,自己這樣的外國人安全還是能得到保障的。
在美國,自己穿著這樣的衣服走在外麵不會有人另眼相看。
但是在這裡,隻要自己是外國人的麵孔,就能得到熱心的幫助。
這讓托馬斯·米勒對自己到來的這個地方有了更多的認識。
在上海自己並沒有呆多長時間,因為陳知文對手術室的建設工期催的比較急。
從上海坐火車來到南京,在南京他見識到一個不一樣的中國。
托馬斯·米勒一直以為自己去的是中國,但是在這裡,他發現街上都是日本人的旗幟。
這讓他有些疑惑。
為什麼這邊都是一些日本人的旗幟,這裡不是中國的土地嗎?
當托馬斯·米勒對這裡有更多的了解之後,他才明白原來這邊正在遭受侵略。
來到這裡沒有多久,托馬斯·米勒就開始了正式的工作。
因為語言不通,陳知文還給這些監工配了一個翻譯。
喜歡抗日:民國大醫生請大家收藏:()抗日:民國大醫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