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多個醫生的班長,這個位置看上去比較幼稚,但是大家明白一件事,如果能成為班長,他將會得到四百多個醫生的友誼。
於是這些原本就是學霸的醫生就開始了惡性的競爭。
在製定手術方案的時候,大家都使出了渾身解數,發誓一定要讓陳知文看到自己方案中的創新點。
陳知文隻要求一萬字的方案,但是這些學員大部分都是兩三萬字的方案。
這讓陳知文十分感歎。
現在的學員確實是非常好學的。
在對四百多個方案進行審核之後,陳知文從中選出了一個最好的。
這個學員對手術方案的理解是最透徹的。
陳知文認為手術方案要堅持幾點,首先是方案的可行性。
好多學員的方案確實是有創新之處的,但是創新的東西太多了,絕對是不適合這次手術的。
器材上的創新,手術方式上的創新,多種創新融合起來並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隻能說是將工作給複雜化了。
其次才是創新之處。
陳知文教導學員,在日常的臨床工作中,絕對不能放棄思考,要時刻想著簡化手術的內容。
創新是一件好事,創新能帶來更多的改變,讓病人少受點傷害。
在手術方案的研究上,好多學員就是喜歡按部就班。
雖然說按部就班是最可靠的,因為這樣能保證病人在手術台上的穩定,但是圖穩定是不能帶來發展的。
一味地圖穩定,圖安全,是不能讓醫學繼續進步的。
還有一點就是手術方案的安全性。
手術方案要考慮到很多方麵的東西,安全永遠最重要的,在手術方案的設置中,一定要將手術的安全放在第一位,要讓病人能從病床上活下來。
在綜合了很多方麵之後,陳知文確定了一個來自京都帝國大學的學員。
從京都帝國大學畢業的醫學生願意來自己這裡接受培訓,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陳知文的中村派其實還有一個說法,那就是東大的中村派。
因為陳知文來自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院,而第一批學員又多來自這裡,所以中村派非常受東大醫學生的歡迎。
這就導致一個局麵,中村派中來自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院的學員非常多。
人多了自然就會形成小派係。
陳知文的中村派其實是廣泛的歡迎所有的學員,不管學員來自哪裡,都可以在這裡得到一樣的知識。
但是陳知文的包容並不會改變彆人的想法。
作為日本醫學界齊名的兩所大學,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院和京都帝國大學醫學院一直都是競爭關係。
學校競爭學生自然也會跟著展開競爭。
這就導致中村派中的京都人是很少的,因為這些京都帝國大學的醫生來這裡接受培訓肯定是要受到排擠的。
當陳知文發現這位第一名居然是來自京都帝國大學的醫生之後,就明白下麵這些學員要不平靜了,肯定會有學員不滿意這個結果。
喜歡抗日:民國大醫生請大家收藏:()抗日:民國大醫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