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句話其實也不是很對。
至少在這個年代,好多廚子都是找不到工作的。
荒年餓不死廚子,是因為當時大家以為在荒年的時候,廚師也能找到食物,所以餓不死。
也因為如此,窮苦人家的孩子最大的夢想就是長大之後去做一個廚師。
民國時期,城市在擴大發展,所以廚師這個行業也迎來了快速的發展。
這些廚子在師傅麵前學習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希望等自己出師以後也能和自己的師傅一樣能憑借手藝去吃飯。
但是事情根本就不是這麼簡單。
在日軍侵略之前,民國的各大城市都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有錢人家不在乎錢,請來廚師都是直接去養一個廚師班子。
但是這種闊綽的主家還是少有的,大部分的廚師在出師之後都隻能去大飯店裡做菜。
在和平年代,在大飯店裡當廚師當然不是一件難事,好多有水平的廚師都是飯店去花大價錢去爭搶的。
但是在這個年代,情況就變得不一樣了。
廚師多了,飯店少了。
在南京城內,巔峰時期城內有上百家各種高檔飯店,每個飯店都有自己的拿手好菜。
但是在日本人過來以後,好多飯店都轉移去了西南。
他們不想在日本人的統治下去當順民。
還有一些留了下來,他們以為隻要自己有手藝,在哪裡都能活下去。
但是沒想到形勢變化的是這麼快。
當日本人過來之後,他們首先做的事情就是將城內的那些飯店給逼上絕路。
首先就是切斷了飯店的食材來源。
在戰爭年代,一切物資和運力都要為戰爭服務,軍隊將所有的物資都進行了壟斷,導致飯店根本就得不到什麼優質的食材。
這飯店沒有食材那還能做生意嗎?
所以在限製物資的命令下來的一個星期之內,南京城內的飯店就倒閉了一批。
當然有一些是例外的。
這些飯店就是背後有人的飯店。
但是這裡麵也有一個問題就是飯店的歸屬。
那些願意支撐飯店的都是盯上了飯店的生意。
所以那些還正常開門的飯店,飯店的所有權早就已經不是飯店以前的老板了。
如此一來一大半的廚師都失業了,他們需要重新去找工作。
但是找工作這件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錢人都走了,飯店也關門了,現在這些廚師想要離開本地區其他地方找工作,但是又遇到一個非常麻煩的事情。
日軍在這個時候限製人口的流動,不要說去彆的地方找工作了,就連走親訪友都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就這樣好多廚師隻能去尋找其他的工作機會,好多廚師就盯上了火車廚師這個位置。
雖然說在火車上當廚師好像不是什麼好工作。
喜歡抗日:民國大醫生請大家收藏:()抗日:民國大醫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