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事實上大家對於生化部隊並不感興趣。
石井三郎將生化武器看得非常重要,認為生化武器一定能改變人類的戰爭形勢,自己也會因為在生化武器研究上的突出貢獻而得到更多的機會,獲得更大的發展。
以前的生化部隊確實是比較受歡迎的。
因為當時日軍的輿論就是精英就要投身於生化研究,去研究生化武器,為國家的戰爭做出自己的一點貢獻。
當時的生化武器部隊有經費,有編製,在裡麵提拔要比普通軍官更加的快速。
因為有好處,所以那些優秀的學員就願意過去,因為這是一件一舉兩得的事情。
首先就是支持了國家的發展,投身於國家最需要的領域。
其次就是同時兼顧了自己的發展,畢竟一個單位受到重視,下麵的軍官肯定也可以受到重視。
所以以前的學生都非常願意去在石井三郎的生化武器部隊中工作。
但是現在的情況已經是完全不一樣了。
雖然說關東軍還在對生化武器方麵進行投入,但是這種投入更多的是一種善後。
以前在這裡投入了大規模的資金,要是不能將得到的成果進行總結利用,那這些資金就要打水漂了。
所以關東軍依舊投入了一些資金,但是這個資金不是給生化武器部隊進行研究的,而是讓他們對所有的實驗進行善後的。
在資金支持上,生化武器方麵的部門能得到的待遇是一落千丈,在人員待遇上同樣是如此。
以前不是門檻的大尉到少佐現在成了這些研究人員的天塹。
畢竟關東軍一年能晉升的人數是有限的,現在生化武器方麵沒有成果,那自然也就沒有軍銜晉升的支持。
以前這些研究人員的軍銜晉升那都是一種流程。
在從醫學院校畢業之後,本科畢業授予少尉軍銜,碩士中尉,博士大尉。
工作一年之後,大家的軍銜就直接晉升一級。
之後再工作兩年,通過部門內部的競爭,就能再次晉升。
而且這種競爭還非常的簡單,因為其實是在新人內部競爭。
而有些部門很多時候隻有一個新人,那他就根本不用競爭。
也就是說,大家基本上能在三年之內實現兩年跳。
這是多麼讓人震驚的晉升速度。
雖然說大家的晉升速度會在少佐以後歸為正常,開始以五年甚至十年為一個周期進行晉升,但是很多時候時間就是金錢。
而其他部隊的軍官想要晉升兩級,需要至少花費五年到八年的時間,而且相當一部分的軍官會被阻擋在少佐之前,終生都隻能是一個大尉。
因為這樣的晉升速度,生化部隊在以前是有“晉升大炮”的稱呼。
但是這樣的待遇在現在成為了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