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手,他又怎麼能比得上那些從小開始就騎馬的學生呢?
這樣的差距還不是一處兩處,在日本內部,其實誰都知道想要向上麵爬,就隻有兩條道路,要不從政,要不從軍。
作為普通人,大島信也明白自己沒有從政的能力,所以選擇報考軍校。
但是隻有進入軍校之後,他才明白,這個世界是如此的殘酷。
原本隻是希望帶領家人擺脫餓死命運的少年在命運的擺弄之下終究還是黑化了,他明白了一件事,要是就這樣進入軍隊中,他這輩子撐死就是一個小小的大尉,估計連少佐都上不去。
所以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他是更加努力的去改變自己的命運。
複讀三次去考陸軍大學,這樣的操作確實很少有人會去這樣做,因為大家都是要麵子的,誰都不會一次失敗之後再去失敗,大家都認為自己已經是軍官了,隻要以後好好的混下去,在軍隊裡乾個幾十年,到時候退役了攢一筆錢給家裡買幾塊地蓋一棟房子。
但是大島信也不願意就這樣,他有更加遠大的誌向,所以在失敗了兩次之後,第三次才考上陸軍大學。
考上陸軍大學看上去隻是在軍銜上晉升了一級,實際上對學生來說完全是天壤之彆。
大島信也如果隻是在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在畢業之後隻是普通少尉,會被送去前線擔任中隊長,或許在退役的時候僥幸能成為佐官。
但是從陸軍大學畢業以後,前途就完全不一樣了,大島信也將會是以中尉的身份畢業,而且從大尉到少佐,將不是什麼障礙。
現在的大島信也就得到了一個機會,雖然說這場戰役名義上是由司令指揮,實際上所有的指揮都是由他來完成的。
這樣其實是非常不合理的,因為大島信也隻是一個普通的中佐,要是出現問題根本就不是他一個小小的中佐能承擔得起的。
但是大島信也還是接下了這個重任。
大島信也或許確實很有能力,但是他終究隻是一個普通的中佐。
他終究隻是一個普通的軍官。
如果一場戰役是可以讓一個小小的中佐去指揮的,那還要將軍乾什麼?
在大島信也的指揮中,雖然可以看出大島信也確實是有一些指揮的能力,但是總的來說,大島信也確實不是一個合格的指揮官。
他製定的計劃看上去好像是可以實現的,但是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可以發現,大島信也的計劃是漏洞百出。
大島信也連作為將才都是非常的勉強,更不要說去作為帥才了。
在諾門坎戰役中,大島信也將目光局限在蒙古這一小塊土地上,天真的認為隻要在短時間內消滅蒙古本地的軍隊力量,就能逼迫大熊妥協投降,甚至還能逼迫大熊國給日本割地賠款。
大島信也的想法確實很好,但是在實際的過程中存在很多的漏洞,首先就是在國際的戰略上。
大島信也將目光放在一塊土地的得失上,卻想不到關東軍和大熊國軍隊的實力差距究竟有多大,他以為這場戰役可以直接解決掉雙方對於邊境地區的領土爭端,但是這實際上隻是在惹怒對麵的大熊。
大熊國此時看不上關東軍這條毒蛇,因為他需要麵對德國的威脅。
但是如果關東軍膽敢有所動作,大熊隻要回頭一揮手就能將關東軍給拍死。
但是此時的關東軍並沒有自知之明,他以為大熊國是在害怕他的實力,所以膽子很大,居然敢咬上一口,結果就是被大熊國給狠狠的修理了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