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狂熱氛圍中,當關東軍遇到一個絕好的機會,自然就希望借助這個機會來打擊一下大熊國軍隊,讓大熊國的軍隊意識到,關東軍也是不好惹的。
而這個時機就剛剛好。
歐洲現在處於動蕩的時期,現在去試探大熊國的實力,這樣一來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
關東軍希望大熊將蒙古這一塊草原都讓給他們,同時他們還對遠東地區有更大的興趣。
如果大熊國的軍隊並沒有看上去那樣有實力,在戰役結束之後,關東軍就可以占領更多的土地。
即使最壞的打算,戰爭失敗了,大熊國也沒有力量去對關東軍進行反擊。
所以大島信也就製定了相應的計劃,希望能從大熊國狠狠的咬下一塊肉。
陳知文在得到職位之後,他也是開始忙碌起來。
他很快就從大島信也手中得到了運輸的路線圖。
這張路線圖確實是非常的麻煩。
想要將藥物從後方運送到前線,需要輾轉三種方式。
首先是鐵路運輸。
關東軍內部沒有那麼多的藥物儲備,所以就需要從海外進行購買。
陳知文以為關東軍這邊會提前進行準備,但是當他去問大島信也的時候,大島信也隻是告訴他直接購買就可以了。
得到這個回複,陳知文當場也是懵了。
人家在戰爭開始之前都是拚命的掩飾,至少不能讓彆人知道具體的開戰時間。
但是大島信也倒好,他直接讓陳知文去向美國的藥企去進行采購。
這樣的行動不就直接在人家麵前暴露出自己的戰略意圖了嗎?
陳知文對大島信也的決定顯然是有些困惑的,他認為這樣會讓大熊國得到情報,有所警覺。
但是大島信也不是這樣想的,在大島信也看來,他從來都不會去隱藏自己的目的。
他就是要通過大批量采購物資來告訴大熊軍隊,關東軍將要發動戰爭了,希望你們做好準備。
大島信也也不怕出現打草驚蛇的事情,因為他就是要讓大熊國重視起來。
對大熊國的情況,大島信也自以為自己已經了解的差不多了。
大熊國的主力部隊距離這裡有幾千公裡的距離,想要將大量部隊送往前線參與戰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更關鍵的是還不知道關東軍到底會在什麼時候發動進攻。
所以大島信也知道大熊國的軍隊肯定不會打響第一槍。
他們會在戰爭開始之後再去將大部隊調集到前線。
大島信也認為自己的計劃能夠順利進行的話,在大熊的大部隊到來之前自己就可以占領原本的目標地段,到時候可以搶占先機,逼迫大熊國不得不放棄他們在這片區域的利益。
陳知文對直接去美國購買醫療物資這件事當然是無所謂的。
畢竟在他看來隻要能完成物資的采購就行,具體是什麼樣的方式對他來說都是無所謂的。
所以陳知文也就直接通過在東北的洋行向美國方麵的藥企進行采購,希望能采購大量的醫療物資。
在國際醫藥市場上,突然出現這樣大批量的藥物采購顯然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