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看了朱可斯基一眼,語氣由剛才的和藹變成了現在的嚴肅。
這也讓朱可斯基明白,自己麵對的不是彆人,而是一位暴君。
“我一定完成您交代的任務,但是我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
“你需要什麼樣的支持?”領導的態度又緩和下來。
“我需要更多的武器彈藥,需要有更多的坦克,還需要飛機的支援。”
這個領導的好處或許就是這個了,他願意給下屬完成任務的必要條件,所以他隻是揮揮手。
“你要的我都會給你,但是我要的,你也要給我。”
於是朱可斯基就這樣得到了這個任務。
戰場上臨時換指揮官向來是大忌,因為新的指揮官在不了解戰場實際情況的狀況下很難去進行決策。
所以朱可斯基隻是被任命為遠東第一軍的軍長,他需要先去適應一下前線的情況,等到適當的時候才會被正式的任命為前線的指揮官。
雖然朱可斯基在前線並不是名義上的最高指揮官,但是其實誰都明白,在這個節骨眼上空降下來一個軍長意味著什麼。
費克連科也是鬆口氣,雖然說在他的指揮下,大熊軍隊確實是非常的狼狽,但是在他看來自己確實已經儘力了。
作為軍人最大的智慧不是英勇作戰,而是在關鍵的時刻認清自己的情況。
費克連科或許不是一個合格的指揮官,但是他確實是一個有智慧的軍官。
費克連科將所有的事務都交給了朱可斯基,雖然他能幫忙的事情不多,但是有了自己的支持,朱可斯基還是可以減輕一些負擔,早一點理清前線的情況的。
朱可斯基並沒有因為自己得到重用而有任何的興奮,因為他意識到,現在前線的情況確實很是糟糕。
大熊的軍隊之所以出名,不是因為他的步兵,而是因為他的裝甲兵。
大熊的步兵隻能說是比炮灰要稍微好一點。
畢竟還能組織起反擊。
但是步兵手中那一戰水平的步槍,很顯然暴露出了他們的真實情況。
在前線步兵的對決中,大熊的步兵實際上是在被鬼子的步兵給壓製住的。
因為雙方的士兵在火力上是差不多的。
大熊士兵手中的步槍大多都是一些莫辛納甘步槍。
這種步槍就是最傳統的步槍,依舊是每擊發一次就需要拉動一下槍栓。
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間段,這是新舊交替的時候,大熊軍隊中已經有半自動武器的裝備,但是很明顯能夠發現這種武器還隻是一種新鮮的小玩意,還是處於實驗階段。
所以拿著拉栓步槍的大熊軍隊在麵對對麵同樣是使用這種拉栓步槍的鬼子士兵時,勢必是不能在火力上取得優勢的。
而且更多的時候,大熊軍隊還是處於劣勢,因為日軍的士兵一直講究的是精確射擊,所以在火力相同的情況下,大熊的步兵根本就打不過日軍。
而且這裡麵還有士兵訓練上的差距。
大熊這幾年一直在執行殘酷的大清洗,所有軍官士兵的心思都不在訓練上,而是在如何避免被清洗上。
畢竟就算你訓練的再好,等到清洗的時候依舊不會放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