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現在前線大部分的士兵開槍次數不超過五次,這樣的訓練量,很明顯是比不過那些精銳的日軍士兵的。
畢竟這些關東軍士兵在東北地區參與了很多場的戰鬥,各種掃蕩和鎮壓幫助他們更好的掌握了各種軍事技能。
所以在對這裡的情況進行梳理之後,朱可斯基很快就掌握了這個重點。
之前的指揮官還是老一套的思路,所謂兵對兵將對將。
在他看來,就是要用步兵來對付步兵。
但是這樣的想法顯然是太過於保守的。
所以在擔任遠東第一軍的軍長之後,朱可斯基第一件事就是向上麵要求增加炮兵和裝甲車的數量。
既然在步兵上不能占據優勢,那就在其他方麵占據優勢。
這樣的想法顯然是比較正確的。
而且一旦采用就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這是一次日常的對峙。
對麵的日軍顯然是非常的輕鬆,畢竟在這麼多天的試探下,對麵的大熊士兵顯然是沒有多少戰鬥力。
就像傻麅子一樣,在聽到槍聲之後甚至不會想著躲避,而是站在原地,想知道是哪裡傳出來的槍聲。
他們今天希望繼續對大熊軍隊的陣地展開一次進攻,他們認為這次進攻應該是能像以前那樣順利。
但是可惜的是這種順利顯然要到此為止了。
因為對麵的大熊軍隊是在用炮擊來回應自己的進攻。
因為是在主動的進攻,所以日軍的防禦陣地是異常的簡陋,沒有考慮到要是遇到了炮擊應該怎麼辦。
所以在大熊炮兵的一輪炮擊之後,日軍這邊就損失了好多,集結好的隊伍在炮擊之下顯然是損失慘重,到處都是傷員,到處都是屍體。
這樣的場景很明顯不僅沒有讓日軍恐懼,反而是讓他們激起了鬥誌。
你們有炮兵,我們同樣也有炮兵。
所以日軍指揮官就要求炮兵陣地對敵軍進行還擊。
可是差距就體現在這裡,這不是士兵素質的差距,而是兩國在火炮戰術和火炮技術上的差距。
大熊的炮兵明顯是非常有經驗的。
他們知道一輪炮擊之後就要轉移陣地,要不然很容易被敵人給盯上。
所以在炮擊之後,在日軍發現之前,他們就已經轉移了陣地,前往下一個陣地進行布置。
所以日軍炮兵的這一輪炮擊顯然就沒有取得任何的效果,隻是在擊中步兵防禦陣地的時候造成了一點騷亂。
但是這輪炮擊顯然也讓對麵的大熊軍隊偵查到日軍炮兵的位置,所以大熊炮兵及時的進行了回應,一下子就消滅了十二尊火炮。
要知道日軍的鋼鐵產量非常的有限,武器生產向來都是非常的緊張。
整個日軍現在擁有的火炮數量也就在兩百多門,遭遇了這樣的損失,就意味著這裡的主力部隊將會用很長時間無法得到援助。
喜歡抗日:民國大醫生請大家收藏:()抗日:民國大醫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