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的炮兵部隊在一輪炮擊之後發現日軍沒有開展報複性的行動,就知道他們應該是沒有反擊的能力了。
所以就要求坦克部隊帶領步兵前去占領那裡。
在坦克的幫助下,大熊部隊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占領了這裡,實現了對領土的收複。
雖然這個勝利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依舊還是給了朱可斯基很大的鼓勵,讓他明白其實日軍其實很大程度上隻是一個草台班子。士兵的戰鬥力也就是那樣,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有了戰勝的希望之後,朱可斯基當即是確定了接下來的戰術。
步兵雖然依舊在他的體係內會占據重要的地位,但是他將會讓炮兵和坦克在他的體係中展現出更多的作用。
以前步兵是主導,但是接下來,步兵將隻會是一種補充,主導戰爭的將會是坦克這樣的重型裝備。
朱可斯基已經找到了勝利的辦法,但是對麵的大島信也還不知道前線的狀況。
差距其實在這裡就體現出來了。
雖然同樣是在指揮戰鬥,但是朱可斯基和大島信也的情況其實是完全不一樣的。
朱可斯基是指揮官,他下達命令,下麵就必須要遵守。
但是大島信也不是這樣的,他隻是一個小小的中佐,雖然作為作戰參謀有一點地位,但是比起那些在前線帶兵打仗的師團長這樣的人物還是有些差彆的。
這種差彆就體現在執行力上。
朱可斯基是軍長,是前線的指揮官,他下達的命令大家都會在最短的時間內不遺餘力的完成,不管是師長還是軍長,在他麵前都沒有任何反駁的餘地。
因為要是有任何的不情願,在被後麵的政委知道之後都將會是被視為是背叛,到時候自然會有他的好果子吃。
但是在日軍這邊,情況就又是不一樣了。
大島信也的任何決策首先要經過司令官的審核。
大島信也看上去是得到了機會去實現自己的理想,但是其中的滋味也就隻有他自己知道。
他在日軍中做出的任何決策都不能立刻去執行,隻能在交由司令官審核之後才能執行。
司令官對這個年輕的參謀畢竟還是不放心的,所以在很多事情上都要插上一手,所以並不能對大熊的軍隊變化進行及時的反應。
雖然大島信也也是非常的無奈,但是他也隻能是硬著頭皮順應著司令的意思去進行調整。
隻是這樣一來勢必會出現空檔期。
雖然日軍前期確實是在一些摩擦中取得了勝利,但是這種勝利隻是暫時的,而且看上去是消滅了很多大熊士兵,實際上消滅的那些步兵並不會給大熊帶來任何的損失。
這一點大島信也看出來了,但是司令沒有看出來。
司令隻看到自己的戰線是向前推進了很長的一段距離,所以立刻就報告給陸軍軍部,告訴他們自己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很快就能完成戰略意圖。
但是很顯然這隻是司令在誇大自己的戰果,但是前線的軍官對這樣的事情沒有任何意外,因為打仗就是這樣。
根據真實的統計,現在前線累計起來乾掉的大熊士兵應該在一萬人這樣子,但是關東軍給軍部彙報的是目前已經消滅敵人五萬餘人,大熊的戰線已經是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