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是他們平時的時候根本就吃不到這樣的食物。
現在不要說那些平民了,連那些有錢人家的公子也要去考慮是不是要降低自己的夥食標準。
不是沒有錢,而是根本就買不到。
市場上現在隻有少量的肉類,大部分的各種肉類都在之前被關東軍給搜集上去,浪費在前線,沒有被士兵吃掉,而是任由腐爛。
剩下的肉顯然是無法去供應市場的,就連偽滿洲國的高官們有時候也很難去得到肉類的補充。
隻有關東軍的軍官才能得到一些肉類。
現在是戰爭時期,以前關東軍不打仗,所以物資供應算是平穩。
但是現在不行了,各種機關的夥食都出現了問題,陳知文所在的醫學院,學生們能吃到的食物質量都下降了好多。
不光是米飯裡粗糧的比例增加了,菜品中油水變少了,很多學生吃這個飯明顯是吃不飽的。
所以陳知文舉辦的這個沙龍是非常的及時,他讓很多的學生都得到了滿足。
可是這是陳知文的本意嗎?
他不是為了去滿足這些學生的口腹之欲,而是希望借助這個機會將那些優秀的醫學生們納入自己的門下。
人才向來是要競爭的。
彆人用什麼待遇,用什麼未來去引誘。
陳知文就用的酥脆的炸豬排和炸雞來告訴這些學生,彆人能給的自己也能給,彆人不能給的自己同樣可以給。
至少在學校中,其他的學派,其他的老師是沒辦法去給這些學生搞到這些食物的,他們或許在學術領域中確實有些影響力,但是這種影響力並不能給這些學生帶來實質性的好處。
至於說會不會有學生因為這些小恩小惠去加入陳知文的中村學派,陳知文倒是並不擔心。
畢竟沒有任何一個學派的領導會這樣的親民。
陳知文一開始也是信心滿滿,但是他很快就忽略了現在的大學生有多麼的喜歡吃。
要說大學期間什麼是最重要的,那當然就是吃飯了。
或許不管是什麼時候,大學生的生活費都隻會花在吃上麵。
不過現在他們是就算有錢也吃不到肉。
當然以前也很難吃到肉。
雖然哈爾濱因為商貿而比較繁華,但是在對各種肉類的供應上也是被關東軍給嚴格控製起來。
流入市場上的大多隻是一些筋頭巴腦的玩意,這就造就了一些專門去賣這些東西的小飯館,即使是那些大飯館因缺少精肉,也會將注意力轉移到這些內臟之類的雜貨上。
這些雜貨肉味也很是濃重,深受百姓的喜愛。
特彆是各種鹵出來的內臟,這些東西也不需要什麼特彆的做法,隻要放在鍋中加上調料,蒸煮幾個小時,然後趁熱切開,配上一份麵餅加上一碗散酒,這樣的套餐在大家看來絕對是最為頂級的吃法。
可是就算是這些現在也少了。
於是學生們隻能用烤玉米之類的食物去解饞。
喜歡抗日:民國大醫生請大家收藏:()抗日:民國大醫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