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清洗中,做事就是一種錯誤,你可以沒有能力,但是你不能去做事。
所以大家寧願就這樣死去,也不願去承擔起責任,帶領大家脫離這種境地。
死亡和全家死亡,大家還是希望能用自己的死亡來讓家人擺脫殘酷的命運。
畢竟西伯利亞的寒風並不能給人帶來任何的溫暖,那種嚴酷的環境甚至無法給人帶來任何的生存條件。
所以他們與其說是被關東軍給擊敗,不如說是自願去死亡。
不過大島信也不知道,關東軍的士兵們也不知道,他們隻是明白自己應該是贏得了這場戰役。
不過這時候不是高興的時候,打贏這場仗不算什麼,關東軍們還需要繼續前進,將之前被搶走的陣地給奪回來,要不然接下來依舊是沒有任何的變化。
於是大島信也下令,讓這個旅團繼續前進,一定要儘可能多的將陣地給奪回來。
大島信也希望接下來借著這塊陣地對大熊發起反擊。
因為大熊這邊一共就出動了一百多輛坦克,所以關東軍就以為大熊這邊隻有這些坦克,現在消滅了三分之一的坦克,接下來就能讓大熊處於被動的狀態。
關東軍上下都知道現在時間是非常緊迫的,所以也沒有停留。
迅速的去接前麵大熊士兵留下來的陣地。
關東軍對自己手裡的陣地確實是非常的重視,因為每一塊陣地都是有用的,隻要能堅持一段時間,就能消滅更多的敵人。
所以為了確保自己接下來的行動,他們需要發起一次猛烈的進攻,這樣才能給後麵的行動提供支撐。
於是對麵的大熊士兵就看到了讓他們難忘的一幕。
大批的關東軍士兵和蝗蟲一樣發動了衝鋒,即使他們明白這樣做傷亡肯定會非常的嚴重。
關鍵是他們的攻擊是致命的。
這時候就體現出關東軍士兵那強大的素質了。
他們也不是傻子,就這樣頂著敵人的炮火發起衝鋒,也會提前去查看一下敵人的火力。
關東軍士兵的衝鋒是立體的,他們會先用擲彈筒將對麵大熊軍隊陣地上的火力點給消滅掉。
當大熊這邊發起反擊的時候,他們就意識到在同等情況下關東軍的實力確實是非常的強大了。
不管是輕機槍還是重機槍,亦或者是各種重要的設施,都會在一分鐘之內被搞定。
最倒黴的就是機槍手。
按照戰爭條令,機槍作為火力掩護的重要武器,需要打一梭子就換個地方。
在一個地方的時間不能超過五分鐘。
這樣是為了避免在一個地方待的時間長了以後被敵人的火力發現。
大熊軍隊中的機槍手確實是嚴格的執行了這個規定,經常去轉移陣地,奈何效果並不好,隻要一開槍,暴露自己的火力點,就會被關東軍的迫擊炮給盯上,所以很快就損耗了很多的火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