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恰逢廠休日,他借用了老包他們宿舍樓的簡易小廚房。
這次,他跑了好幾個供銷社,才買到鵪鶉。
小廚房裡,陸青陽忙碌起來。
他按照食譜上的要求,將鵪鶉處理乾淨後焯水,綠豆、土茯苓、赤小豆提前浸泡。
特彆仔細地處理陳皮,用溫水泡軟後,小心地用刀刮去裡麵白色的橘絡,以減少苦味。
周建設依舊好奇地在一旁圍觀,看著陸青陽將鵪鶉、綠豆、土茯苓、赤小豆、陳皮、蜜棗、薑片依次放入大鍋中,加入清水。
“青陽,這次是啥湯?看著花花綠綠的,能好喝嗎?”
周建設對綠豆湯的印象還停留在北方簡單的甜湯上。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陸青陽一邊調節著火候,一邊賣關子,“這叫藥膳湯,既能喝,還對身體好,等著瞧吧!”
大火燒開後,轉為文火慢煲。
煲了近兩個小時後,陸青陽才調入適量的鹽。
他揭開鍋蓋,隻見湯色清澈微褐,綠豆和豆子都已煲得開花起沙,鵪鶉肉酥爛脫骨。
他先給老包、周建設、孫向前他們盛上。
湯碗裡,鵪鶉肉質細嫩,綠豆沙沙的融入湯中,看起來十分特彆。
老包疑惑地吹著氣,小心地嘗了一口,眉頭先是微微一皺,因為這味道確實與他習慣的濃肉湯完全不同。
隨即舒展開來,咂咂嘴:“咦?這味道……怪特彆的!有點甘甘的,又有點陳皮的香味,喝著還挺舒坦!”
周建設喝了一大口,感受著那細膩的豆沙口感和獨特的香氣,驚訝道:
“這綠豆湯還能做成鹹的?還放了肉?味道真不賴,感覺嗓子眼都清爽了!”
孫向前則是對鵪鶉肉讚不絕口:“這鳥肉燉得真爛乎,好吃,湯也好喝,不像平時喝的湯那麼油。”
最後,陸青陽給沈茉盛了一碗,期待地看著她的反應。
沈茉看著這碗色澤清亮、食材獨特的湯,也是滿心好奇。
她舀起一勺湯,輕輕吹涼送入口中。
瞬間,一股清新、甘醇、帶著淡淡陳皮藥香的滋味在口中彌漫開來,綠豆的沙感與湯水完美結合。
鹹度恰到好處地襯托出了各種食材的本味,回味悠長,確實有清熱解膩的感覺。
“好奇妙的味道。”沈茉眼睛一亮,“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很清爽,很滋潤,感覺喝下去整個人都舒服了。”
陸青陽自己也嘗了,滿意地點點頭:“這陳皮綠豆配鵪鶉,果然是絕配,清熱解暑,化濕健脾,這廣式湯羹的搭配,確實有獨到之處。”
他已經開始在腦子裡盤算,回北方後,或許可以用更常見的乳鴿或者甚至嫩雞來代替鵪鶉,綠豆和陳皮則不難獲取,這道湯很有可能成為“新味居”夏季菜單上的一個亮點。
喜歡七零帶空間下鄉後,我天天吃肉請大家收藏:()七零帶空間下鄉後,我天天吃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