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效果就顯現了。
“誒,你看那姑娘穿的大衣,是不是就是那邊櫃台掛的那種?”有人悄悄指著沈茉,問身邊的同伴。
“好像就是!哎呦,穿上身可真好看!顯得人多挺拔,多斯文!”
“走,過去看看……”
越來越多的人被沈茉身上的效果吸引,終於鼓起勇氣走向櫃台。
“同誌,那姑娘穿的那種大衣,還有嗎?”一位中年女教師模樣的顧客問道。
“有!有!就是咱們這兒的,駝色的,給您拿一件試試?”售貨員小張立刻來了精神。
櫃台前的顧客漸漸多了起來。
一件、兩件、三件……大衣終於開張了,而且勢頭越來越好。
售貨員小張忙得團團轉,臉上卻樂開了花。
好的,這是接下來的續寫,貼合1978年的時代背景:
沈茉這個“活廣告”的效果立竿見影,周末兩天,大衣的銷量就有了明顯的起色。
但正如陸青陽所慮,沈茉是醫科大學的高材生,課業繁重,不可能天天請假來百貨大樓當“模特”。
通過王慧主任的介紹,陸青陽找到了一位剛頂替母親崗位進來的年輕女售貨員,名叫李曉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姑娘長得眉清目秀,身材高挑,在普遍穿著藍灰工裝的同事中很是出挑,人也機靈。
陸青陽私下跟李曉芳商量,每天額外付給她五毛錢的“辛苦費”,請她在不忙的時候,就穿上那件駝色的毛呢大衣在櫃台附近走動一下,就像沈茉那樣自然展示即可。
賣出去一件還能有額外的提成。
這在當時,算是一筆不小的額外收入,李曉芳欣然答應。
於是,百貨大樓裡出現了另一道風景。
穿著同樣款式的漂亮大衣,但李曉芳的效果和沈茉確實有所不同。
沈茉身上那種大學生的書卷氣和渾然天成的靈動,是李曉芳作為售貨員難以完全模仿的。
有些眼光挑剔的顧客能感覺到“好像差了點味道”,但即便如此,一個活生生的,穿著如此體麵大衣的漂亮姑娘站在眼前,其說服力依然遠遠超過一件靜態懸掛的商品。
“同誌,你身上這大衣,就是櫃台上賣的嗎?”終於有顧客主動上前詢問李曉芳了。
“是啊,就是咱們這櫃台賣的。”李曉芳笑著回答,還能順勢引導顧客去看實物。
人們看到有人穿,而且穿得好看,心裡的疑慮和膽怯就消減了大半。
陸青陽隔天就來了解銷售情況,看到雖然不像周末有沈茉時那麼火爆,但總算打開了局麵,心裡也踏實了不少。
他的空間裡雖然有很多現代的衣服可以兌換,但是有些太過於奇裝異服,很多人難以接受。
不過,老氣的款式也不少,在現代看起來老氣,在這個時候卻很新奇。
他準備多找幾種款式,讓廠裡麵去生產,正好可以成立一個服裝品牌。
現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正正好。
粗毛線或細毛線編織的針織開衫,花紋簡單,顏色以藏青、棗紅、墨綠為主,保暖且穿著場景多,外穿內搭皆可,顯得溫柔又務實。
高領毛衣既保暖又能襯托氣質高領毛衣,純色基礎款,男女皆宜。
還有直筒褲,懶叭褲,在市場沒有火熱起來,他就讓廠裡麵生產了一小批。
喜歡七零帶空間下鄉後,我天天吃肉請大家收藏:()七零帶空間下鄉後,我天天吃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