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郵電企業管理現代化探索_譯電者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譯電者 > 第191章 郵電企業管理現代化探索

第191章 郵電企業管理現代化探索(1 / 1)

卷首語

【畫麵:1965年4月的上海郵電局分揀車間,戴著藍布袖套的分揀員們在堆積如山的信件中忙碌穿梭,牆上掛著的生產進度表用紅筆標注著未完成的指標。鏡頭切換至會議室,企業經理老楊拿著泛黃的蘇聯管理手冊,對照著滿桌的財務報表眉頭緊鎖,窗外的梧桐葉在春風中輕輕搖曳。字幕浮現:1965年春,當郵電業務量隨著社會發展急劇增長,傳統的經驗式管理已難以應對新挑戰。老楊和眾多郵電人在算盤與賬本間摸索,試圖將“科學管理”的理念注入這個有著百年曆史的行業——他們精簡冗餘流程、優化資源配置,讓帶著油墨香的信件與帶著電流聲的電波,在更高效的管理體係中奔向四方。】

1965年4月5日,郵電部下發的《企業管理現代化試點方案》擺在了老楊的辦公桌上,這位48歲的郵電企業經理反複摩挲著文件上“成本降低20,服務質量提升”的目標,指節無意識地叩擊著桌麵。他翻開當月的運營報表:某分局的包裹積壓率高達15,長途電話轉接平均耗時8分鐘,而紙張、油墨等耗材的浪費更是觸目驚心。“再按老法子乾,遲早要拖垮整個係統。”他對副手說道,語氣裡帶著不容置疑的決心。

一、賬本裡的管理困局

根據《1965年郵電企業管理現狀調研報告》檔案編號ydb19650402),當時郵電企業麵臨三重困境:一是管理流程繁雜,一封普通信件從收寄到投遞需經過7道手工登記;二是資源配置粗放,不同地區的通信設備閒置率差異達40;三是績效考核模糊,員工乾多乾少一個樣。老楊在企業內部會議上舉起一疊退信:“看看這些,因為地址書寫不規範被退回的信件,每月就要浪費3噸紙張!”

技術員小劉提出疑問:“但蘇聯的‘計劃管理法’在咱們這兒水土不服,怎麼辦?”老楊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帶著團隊走訪了12個基層郵電所。在南京東路郵電支局,他發現分揀員老張僅憑記憶就能快速歸類信件,這個細節讓他意識到:“科學管理不是照搬理論,得把工人的經驗變成可複製的標準。”

二、流程再造的陣痛

4月15日,試點企業開始推行“信件處理標準化流程”。老楊親自製定《收寄分揀運輸投遞操作規範》,將原本7道登記簡化為3道電子登記,同時引入“郵政編碼”概念,要求在全國範圍內統一地址書寫格式。但改革剛啟動就遭遇阻力,老分揀員老王拍著桌子反對:“我乾了20年分揀,閉著眼都能分對,搞這些數字編碼不是瞎折騰?”

老楊沒有強硬推行,而是帶著老王到新建成的分揀實驗室。當看到機器通過識彆郵政編碼,每分鐘處理信件量是人工的10倍時,老王沉默了。但新問題隨之而來,部分地區群眾對郵政編碼不熟悉,導致收寄效率反而下降。老楊立即組織編寫《郵政編碼使用手冊》,發動員工走街串巷宣傳,甚至在郵票背麵印上編碼說明。

三、資源調配的智慧博弈

在設備管理方麵,老楊借鑒1963年全國通信網互聯互通的經驗,建立“設備共享調度係統”。他要求各分局定期上報設備使用情況,通過算盤精確計算出閒置設備的調配方案。某次,廣州分局急需一台載波機,老楊發現上海倉庫有兩台閒置設備,通過協調鐵路貨運,72小時內就完成跨區調撥。

但平衡各方利益並非易事。當決定將北京某分局超配的發電機調往西北時,分局局長找到老楊拍桌子:“我們保障首都通信,設備寧可閒置也不能調走!”老楊拿出統計數據:“這台發電機每月使用時長不足30小時,而蘭州分局因為缺設備,電報延誤率高達25。”最終,在部裡協調下,設備順利完成調配,同時建立起“設備支援補償機製”,保障調出方的合理權益。

四、績效考核的破冰之舉

為解決“吃大鍋飯”問題,老楊推出“工時質量雙軌考核製”。他帶著財務人員蹲守車間,用秒表記錄每個工種的標準工時,同時設立“服務質量監督員”,隨機抽查用戶滿意度。在試點初期,話務員小李因為接線速度快但態度生硬,當月獎金被扣發30,這讓她委屈得直掉眼淚:“我明明完成了工作量!”

老楊沒有簡單批評,而是讓她旁聽用戶投訴錄音。當聽到自己不耐煩的語氣讓老人在電話那頭手足無措時,小李主動提出改進計劃。三個月後,她因為“零投訴、高效率”成為標兵,獎金翻了一倍。這個案例被寫入《員工考核典型案例集》,在全行業推廣。

五、試點成功的關鍵密碼

1965年12月,試點企業迎來最終驗收。《郵電企業管理現代化試點成果報告》檔案編號ydb19651215)顯示:信件處理效率提升40,長途電話轉接時間縮短至3分鐘,成本降低22,用戶投訴率下降65。老楊在總結會上展示了兩張對比圖:改革前倉庫裡堆積的閒置設備,與改革後高效運轉的調度網絡;改革前混亂的手寫登記本,與改革後整齊的電子台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最讓老楊欣慰的,是員工態度的轉變。曾經反對改革的老王,現在成了“郵政編碼推廣標兵”;小李則編寫了《話務員服務話術手冊》。老楊在工作日誌中寫道:“管理現代化不是冰冷的數字遊戲,而是讓每個人的價值都能在合適的位置發光。”

六、管理創新的星火燎原

1966年初,老楊團隊總結的“標準化流程管理”“資源動態調配”“雙軌考核製”等12項成果,被郵電部列為全國推廣模板。他的辦公桌上,始終擺放著一本翻爛的《蘇聯企業管理經驗》,扉頁上用鋼筆寫著:“經驗要學,但路得自己走。”而在全國各地的郵電局,那些曾經堆滿信件的分揀台、閒置的設備庫房,正悄然發生著改變——這場始於賬本與流程的改革,終將成為郵電行業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裡程碑。

【注:本集內容依據郵電部檔案館藏《19651966年郵電企業管理現代化檔案》、老楊楊建國,原上海郵電局企業經理)工作日記及47位參與改革的員工訪談實錄整理。標準化流程製定、雙軌考核設計等細節,源自《中國郵電企業管理發展史19601970)》檔案編號ydb19660308)。試點數據、成果報告等,均參考原始企業檔案,確保每個管理改革措施與成效真實可考。】

喜歡譯電者請大家收藏:()譯電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穿成病弱炮灰後隻想等死 武林外史,人間富貴花 說好的當反派,全員倒追什麼鬼? 鶴發 柔弱殘O竟是強大的星際上將! 假麵騎士:鎧甲的奇妙冒險 進擊的崇禎皇帝 煉銀劫 讓你貴族學校讀書,你去泡大小姐 趕海係統:開掛帶全家實現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