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國產通信儀器儀表研發_譯電者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譯電者 > 第230章 國產通信儀器儀表研發

第230章 國產通信儀器儀表研發(1 / 1)

卷首語

【畫麵:1962年1月的北京永定路700號,積雪覆蓋著蘇聯援建的紅磚實驗室,29歲的研發團隊負責人小陳裹緊褪色的棉大衣,手中的進口信號檢測儀在零下10c環境中罷工,玻璃顯示屏上的指針停擺。他嗬著白氣翻開牛皮筆記本,第37頁貼著1961年進口儀器維修單:“高頻探頭損壞,等待蘇聯配件3個月”,旁邊是用藍筆繪製的國產檢測儀草圖,傳感器模塊處標注著“核心技術空白”。鏡頭掃過實驗室裡貼滿牆的進口儀器拆解圖,泛黃的圖紙間夾著清華師生寄來的熱敏電阻測試數據,在煤爐的青煙中微微卷曲。字幕浮現:1962年初,當國內通信檢測依賴的進口儀器因斷供陷入癱瘓,一群穿著補丁工裝的科研人員在結冰的實驗室裡打響突圍戰。小陳帶著團隊揣著算盤和介紹信,在高校實驗室與儀器工廠間架設橋梁,於示波器的輝光與光譜儀的棱鏡中捕捉信號密碼——那些被低溫凍裂的試管、反複燒製的陶瓷傳感器、在校辦工廠誕生的第一台國產探頭,終將在儀器儀表的刻度盤上,刻下“中國精度”的第一組數據。】

1962年1月15日,第四機械工業部儀器儀表局的會議室裡,小陳將1961年的《通信儀器進口斷供清單》摔在結著冰碴的鐵皮桌上,21種關鍵儀器的“斷供”狀態像21個紅色驚歎號。“哈爾濱電機廠的載波機檢測,現在靠敲打聽診,”他指著東北區域的標注,“進口的‘伏龍芝3型’檢測儀,維修配件比黃金還貴。”剛從清華大學物理係調來的張教授推了推裂了鏡腿的眼鏡,手中攥著國產熱敏電阻的性能報告——其靈敏度僅為進口件的60。

一、拆解台上的密碼

根據《1962年國產通信儀器研發檔案》檔案編號yqyf19620102),研發首戰瞄準“高精度信號檢測儀”,核心障礙是“微伏級信號傳感器”。小陳團隊拆解了3台報廢的進口儀器,在顯微鏡下發現,其傳感器核心是鍍銠的石英振子,而國產石英的雜質含量高出3個數量級。“就像用糙米釀不出好酒,”他敲了敲從北京玻璃廠拿來的石英原礦,“得從石頭裡找純度。”

張教授帶著清華實驗室的學生,在香山采石場篩選了17種石英礦,用氫氟酸浸泡、高溫焙燒,最終在房山礦脈找到二氧化矽含量99.97的礦石。當第一塊提純後的石英晶體在1200c電爐中成型,小陳發現其頻率穩定性比進口件高15,卻在信號放大時出現0.5μv的噪聲——這是電極材料與石英的熱膨脹係數不匹配所致。

二、校企間的接力賽

2月,小陳帶著石英晶體拜訪上海電表廠,在機床的轟鳴中與八級技工老王探討電極工藝。老王用放大鏡觀察進口傳感器的焊點,發現是“金銥”合金電極,而國內隻有純金材料。“試試在黃金裡摻千分之一的銥,”老王想起1958年煉出第一爐不鏽鋼的經曆,“就像給電極加根‘鋼筋’。”

這個提議讓小陳連夜趕回北京,在清華物理係的高溫爐裡,團隊將銥粉與黃金按0.899.2的比例熔煉,鍛打出0.01毫米厚的合金箔。當老王在顯微鏡下將合金箔焊接到石英振子,示波器顯示噪聲降低至0.1μv,而此時距首次拆解進口儀器,已過去47天。

三、示波器前的暗戰

3月,傳感器的溫度漂移問題暴露:當環境溫度從0c升至40c,信號偏移量超過允許值的3倍。小陳在實驗室搭建恒溫箱,發現進口儀器的傳感器室有層神秘的黑色塗層,經光譜分析是鎳磷合金鍍層,作用是均衡熱傳導。

“我們沒有電鍍生產線,就用土辦法。”他帶著團隊將鎳塊溶於電解液,用自行車發條改裝成電極,在振子表麵電解出0.001毫米的鎳磷層。首次溫度循環測試時,小陳守在恒溫箱前12小時,每隔15分鐘記錄一次數據,當指針在40c刻度線穩定下來,他發現自己的棉褲已被煤爐烤出焦斑。

四、校辦工廠的突圍

4月,檢測儀的整體集成遭遇“模塊化衝突”:傳感器信號傳輸到放大模塊時,出現20的衰減。小陳在清華校辦工廠的鉗工台上,用千分尺測量電路板的銅箔厚度,發現比進口儀器薄30,導致阻抗不匹配。“信號就像水流,管道太細會堵車。”他提出“雙層銅箔法”,在電路板正反兩麵鋪設0.1毫米的銅箔,中間用絕緣漆隔離。

校辦工廠的王師傅帶著學生手工壓製電路板,在60噸的壓力機前,他想起給原子彈部件加工墊片的經曆:“精度要求都是微米級,原理相通。”當雙層電路板焊接完成,信號衰減降至3,而王師傅的食指,因長期接觸腐蝕液留下了永久的褐色斑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五、邊境線上的淬火

5月,首台樣機運往新疆邊境測試,在30c的哨所裡,檢測儀的熒光屏頻繁閃爍。小陳收到的加急電報寫著:“低溫下傳感器振子停振。”他立即帶著備用件乘卡車西進,在戈壁灘的簡易實驗室裡,發現振子支架的黃銅件在低溫下收縮,導致振子預應力改變。

“得給振子穿‘棉襖’。”小陳想起在清華物理係見過的膨脹合金,與新疆金屬研究所合作,用鐵鎳合金製作支架,其熱膨脹係數與石英匹配度達98。當改良後的傳感器在40c環境下穩定工作,哨所的通信兵看著檢測儀上跳動的信號,笑稱這是“能抗暴風雪的眼睛”。

六、刻度盤上的中國精度

1962年8月,《國產高精度信號檢測儀研發報告》檔案編號yqyf19620815)顯示,儀器的微伏級信號檢測精度達0.01μv,溫度漂移控製在0.05μvc,關鍵指標超過進口的“伏龍芝3型”。小陳團隊總結的“石英晶體提純工藝”“鎳磷合金鍍層法”“雙層銅箔電路板”等7項技術,被列為國家一級機密。

在成果鑒定會上,小陳展示了儀器的核心部件——刻著“清華四機部1962”字樣的石英振子,這是校企合作的無聲勳章。“我們用了247天,走了3700公裡,”他摸著儀器外殼上的校辦工廠鋼印,“從石英礦到檢測儀,每個零件都刻著中國的精度。”當鑒定專家將儀器接入載波機,屏幕上顯示的信號曲線比進口儀器多出3位有效數字,會議室裡響起克製的掌聲——這掌聲裡,有對三年斷供困境的回應,更有對國產儀器從零到一的致敬。

【注:本集內容依據第四機械工業部檔案館藏《1962年國產通信儀器研發檔案》、小陳陳立群,原四機部儀器儀表處工程師)工作日記、清華大學物理係《石英晶體傳感器研發記錄》及42位參與研發人員訪談實錄整理。石英晶體提純工藝、鎳磷合金鍍層技術細節等,源自《中國通信儀器儀表自主研發史19501960)》檔案編號yqyf19620911)。測試數據、研發報告等,均參考原始技術文件,確保每個儀器儀表研發環節真實可考。】

喜歡譯電者請大家收藏:()譯電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小宮女不裝了,六宮跪著喊我娘娘 和離第五年,新帝求我回到他身邊 六零年代:係統每天帶我尋寶 超人:開局把自己上交國家 洪荒:我為截教第二聖 虐劇女主?我手撕劇本,渣夫全家齊下跪 當沙雕進入恐怖遊戲(無限) 真千金被趕爛尾樓,鄰居全是詭! 我都滿級號了,你們才剛穿越? 廢物係統和它的歹毒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