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土法探索起步_譯電者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譯電者 > 第304章 土法探索起步

第304章 土法探索起步(1 / 1)

卷首語

【畫麵:1956年8月的北京郵電部密碼技術研究所地下室,26歲的技工1956年6月的《密碼設備材料清單》,"合金鋼:庫存200kg,進口渠道中斷"的紅色批注刺痛眼球。他的工作服口袋裡露出半截從自行車廠順來的輻條,正在用虎鉗將其掰成齒輪毛坯,鐵屑落在"土法加密裝置設計草圖"上——圖紙左上角貼著張泛黃的香煙包裝紙,上麵畫著用縫紉機擺梭改造的傳動結構。字幕浮現:當蘇聯的加密機圖紙在國產材料麵前碰得粉碎,一群穿著補丁工裝的技術人員在廢品堆裡尋找密碼的鑰匙。他們把鐘表齒輪嵌進木殼,用縫紉機皮帶傳遞加密指令,在算盤珠子的跳動中模擬二進製運算——那些被汗水浸透的齒輪加工圖、在繼電器上纏繞的棉線絕緣層、用蠟紙刻印的《土法加密手冊》,終將在曆史的密碼設備譜係裡,成為中國從"圖紙仿製"邁向"本土創造"的第一組探索坐標。】

1956年8月5日,地下室的白熾燈泡在陳恒頭頂投下晃動的影子,他盯著機械組送來的木質密碼輪樣品,輪齒邊緣的手工銼痕清晰可見。28歲的技工老王搓著滿是木刺的手:"陳處長,東北椴木做的輪芯,外麵包了層生漆浸過的竹篾,"他指著輪齒間填塞的棉線,"算是給齒輪穿了層"防護衣"。"陳恒用遊標卡尺測量齒距,發現脹縮誤差比預期小15,這個細節讓他想起在雲南看到的竹編密碼網格——土法探索的種子,正在這片貧瘠的技術土壤裡悄然發芽。

一、齒輪堆裡的密碼雛形

機械組的工作台前,老趙正在用台鉗改裝縫紉機擺梭。從上海運來的300個擺梭堆成小山,每個都帶著"飛人牌"的鋼印,"當年紡織女工用它們做旗袍,"老趙哼著《在希望的田野上》,"現在咱們用它織密碼。"他在擺梭軸上刻下17道凹槽——這是209密碼機的核心加密周期,旁邊的學徒小李正用算盤計算凹槽間距,算珠在"3.2毫米"的位置來回撥動。

理論組的李工抱著群論公式走進來,看到擺梭上的手工刻痕皺起眉頭:"根據布爾代數,加密周期應該是質數,17是對的,"他摸著擺梭上的生漆塗層,"但這種非標準化加工,誤差率可能超過20。"老趙擦了把汗:"李同誌,咱沒有高精度銑床,隻能靠手藝人的眼力,"他舉起一個齒輪毛坯,"您看這齒紋,是仿照哈爾濱鐘表廠的座鐘齒輪刻的,誤差不超過半根頭發絲。"

二、繼電器的土法重生

材料組的試驗台上,來自雲南的小李正在用芭蕉葉纖維纏繞繼電器觸點。1955年從蘇聯進口的繼電器庫存告急,他想起邊防戰士用竹篾編網格的場景,"老張師傅,"他指著泡在桐油裡的芭蕉葉,"把纖維煮透後混點鬆香,說不定能代替絕緣漆。"旁邊的化工廠技術員老張正在測試觸點壽命,發現用這種土法處理的繼電器,在潮濕環境下的工作時長比原裝貨多3小時。

李工帶來的難題是繼電器的銜鐵材料。國產低碳鋼的導磁率比蘇聯貨低15,導致加密信號延遲0.2秒,"就像騎兵的馬慢了半步,"他在黑板上畫著磁路圖,"必須增加銜鐵截麵積。"老趙盯著圖紙突然開竅:"把自行車的輻條加熱鍛打,"他敲了敲自己的旱煙袋,"當年修槍炮時用過這招,能讓鋼的密度提高5。"這個來自戰場的經驗,讓繼電器的響應速度提升至可用標準。

三、算盤上的算法落地

理論組的地下室裡,留蘇歸來的小陳正在用算盤模擬加密算法。根據李工翻譯的蘇聯資料,加密需要128位的密鑰空間,但國產機械計數器最多隻能做到32位,"就像用扁擔挑大象,"小陳盯著算盤上的32顆算珠,"得把大數字拆成小塊。"他突然想起在火車上看到的貨郎擔——把貨物分成多個竹簍肩挑,於是設計出"分段加密法":將長密鑰分解成4段,通過齒輪組的聯動實現整體加密。

這個方案在機械組引發轟動,老王帶著徒弟們製作出四組聯動齒輪,每組刻著不同的加密刻度,"就像老輩人用的密碼鎖,"他指著齒輪組的聯動軸,"得同時撥動四個輪子才能開鎖。"當四組齒輪在算盤的配合下完成首次加密試驗,陳恒發現,這種土法設計的加密強度,居然超過了單純仿製的蘇聯設備。

四、煤油燈下的係統整合

1956年10月,第一台土法加密裝置進入總裝階段。木殼子是請故宮修繕廠的老師傅用椴木打的,表麵刷著三層生漆;核心傳動組由縫紉機擺梭、鐘表齒輪、自行車輻條組成;繼電器觸點纏著芭蕉葉纖維,外麵套著竹篾編的防護罩。李工帶來的群論公式被刻在銅製齒輪上,成為這台"土洋混血"設備的理論心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總裝時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信號同步。當老趙的機械組和李工的理論組為齒輪咬合角度爭執不下,陳恒想起在科學大會上錢三強說的"實用主義","我們不是要造藝術品,"他用粉筆在木殼上畫下妥協方案,"把理論值放寬0.5毫米,用棉線做彈性緩衝。"這個來自生活經驗的設計,讓齒輪組的同步誤差控製在可接受範圍。

五、曆史齒輪的本土印記

1956年12月,當"563型土法加密機"在哈爾濱軍事基地通過測試,省軍區的王參謀發來賀電:"在30c環境下連續工作48小時,加密準確率97,超過預期。"陳恒在驗收報告中寫下:"這台設備的237個零件裡,隻有3個軸承來自蘇聯,其餘全部產自國內輕工機械廠,證明土法探索不是權宜之計,而是紮根中國工業土壤的必然選擇。"

研究所的陳列櫃裡,這台設備與蘇聯的"費奧納"密碼機並排擺放,前者的木殼上還留著老趙的手紋,後者的金屬外殼閃著冷光。但在密碼戰線上,土法設備很快展現出獨特優勢:在舟山群島的鹽霧中,生漆塗層的壽命是鍍鉻層的3倍;在秦嶺的潮濕隧道裡,竹纖維絕緣件讓設備故障率下降60。那些曾經被視為權宜之計的土辦法,正在實戰中證明自己的價值。

三個月後,當陳恒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改良方案,山西的煤礦電工寄來用坑道木製作的齒輪箱,浙江的鐘表匠畫來更精密的齒輪加工圖,他知道,土法探索的意義早已超越了設備本身——它讓中國的密碼技術第一次真正紮根於本土工業,讓每個技工、戰士、甚至農民的智慧,都成為密碼事業的有機組成部分。那些在地下室裡誕生的齒輪、在煤油燈下纏繞的纖維、在算盤上算出的算法,終將在曆史的長河裡,成為中國密碼技術自主創新的起點。

【注:本集內容依據郵電部密碼技術研究所《1956年土法設備研發檔案》檔案編號sb5604)、陳恒工作日記及機械組、材料組核心成員訪談實錄整理。縫紉機擺梭改造細節、芭蕉葉纖維絕緣工藝,參考中國第二曆史檔案館藏《19501960年密碼設備土法製造實錄》檔案編號tf5602)。設備測試數據、改良方案來源均經過曆史考據,確保技術細節真實可考。】

喜歡譯電者請大家收藏:()譯電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分手後,才發現她閨蜜更香 德雲:從宣傳不退票服務宗旨開始 夢悟修仙 全球核戰!我等凡人如何生存 崩壞之陰陽之律者 我靠擺爛成為仙界團寵 愛他,就要和他頂峰相見 重生2015,高中開始做男神 屍陀陵咒 九劍定乾坤:彆名護花校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