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元器件性能對比測試_譯電者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譯電者 > 第993章 元器件性能對比測試

第993章 元器件性能對比測試(1 / 2)

卷首語

1958年夏,電子加密設備研發進入關鍵的“性能驗證期”——此前製定的元器件選型方案,需通過實打實的測試驗證可行性。5種國產晶體管涵蓋北京、上海等地廠家不同型號)與3種進口芯片來自蘇聯及東歐國家),作為加密設備的核心硬件,其能否適配加密算法、在實戰環境中保持穩定,直接決定研發方向的正確性。這場曆時2個月的對比測試,不僅用數據厘清了不同元器件的優劣,更為後續加密設備硬件定型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技術依據,成為從“方案設計”邁向“實物研發”的關鍵一步。

一、測試啟動的背景與核心範圍

隨著元器件選型方案初稿確定,“紙上參數”需轉化為“實戰性能”——若僅依賴廠家提供的參數手冊,可能存在與加密場景適配偏差的風險,因此技術團隊決定啟動針對性對比測試,這是測試工作啟動的核心動因。

測試範圍聚焦“核心元器件”:5種國產晶體管分彆為北京電子管廠的3ax81、3ax83,上海無線電一廠的3ag1,天津無線電廠的3ak20、3ak22,覆蓋pnp、npn型,適配不同加密電路需求;3種進口芯片為蘇聯的kt12、kt15,東歐某國的08,均為當時主流加密專用芯片。

張工作為測試總負責人,組建了3個專項測試組:適配性測試組5人)、穩定性測試組4人)、數據彙總組3人),明確各組職責——適配性組驗證元器件與加密算法的匹配度,穩定性組測試極端環境下的性能表現,數據組負責數據整理與分析。

測試周期設定為2個月1958年5月1日6月30日),分為“預測試正式測試數據複核”三個階段:預測試10天)調試設備與流程,正式測試40天)獲取核心數據,數據複核10天)驗證數據準確性,確保測試節奏有序。

測試前,團隊組織全員培訓,明確測試標準與安全規範——例如電性能測試需佩戴絕緣手套,高低溫測試需提前檢查設備密封性,避免因操作失誤導致數據偏差或設備損壞,為測試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二、加密適配性測試環境的搭建

適配性測試需模擬真實加密場景,因此趙工帶領團隊搭建了“加密電路模擬平台”,平台核心為19項指標中規定的加密算法模塊,可模擬密鑰生成、數據加密、信號傳輸等全流程,確保測試場景與實戰一致。

平台硬件由加密主控模塊、元器件測試接口、信號采集模塊組成:測試接口設計為通用型,可兼容不同型號的晶體管與芯片,避免因接口差異影響測試結果;信號采集模塊精度達0.001v,可實時記錄元器件的電壓、電流變化,捕捉加密過程中的細微性能波動。

軟件層麵加載了3種實戰常用加密算法基礎算法、增強算法、輕量化算法),測試時通過切換算法,驗證元器件在不同算法負載下的適配能力——例如輕量化算法適用於移動場景,需元器件快速響應,增強算法則對密鑰處理能力要求更高。

為確保測試環境穩定,團隊將測試平台置於恒溫恒濕實驗室溫度25c±2c,濕度50±5),同時屏蔽外部電磁乾擾采用電磁屏蔽罩,屏蔽效能≥80db),避免環境因素影響元器件的電性能表現,保證適配性測試數據的純粹性。

測試前,趙工團隊對平台進行了3次校準:通過標準元器件已知參數的晶體管與芯片)測試平台輸出數據,對比標準值與測試值的偏差,確保平台誤差≤1,例如標準晶體管放大倍數β=150,平台測試值需在148.5151.5範圍內,校準合格後方可啟動測試。

三、國產晶體管的加密適配性測試

劉工帶領適配性測試組首先開展國產晶體管測試,核心驗證“信號處理速度”“算法兼容性”兩項適配指標,每項指標測試3次,取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確保數據可靠。

信號處理速度測試聚焦加密算法中的“邏輯運算環節”:在基礎算法下,3ax81晶體管處理單組加密邏輯運算耗時平均0.08μs,3ag1耗時0.06μs,3ak22耗時0.07μs,均滿足19項指標中“單字符加密≤0.01秒”的衍生要求邏輯運算為加密核心步驟,耗時占比超60)。

算法兼容性測試通過切換3種算法實現:3ax83在增強算法下出現2次信號失真測試30次),適配成功率93.3;3ak20在輕量化算法下適配成功率100,但在增強算法下因功率不足,適配成功率僅86.7,暴露出部分型號在高負載算法下的適配短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測試中還發現國產晶體管的“批次差異”:北京電子管廠3ax81的3個批次中,第一批適配成功率98,第三批因工藝波動降至91,團隊據此建議後續采購優先選擇早期穩定批次,同時反饋廠家優化後續生產工藝。

劉工在測試小結中指出:“5種國產晶體管中,3ag1、3ak22在適配性上表現最優,可滿足多數加密場景需求;3ax83、3ak20需針對高負載算法優化電路匹配,3ax81則需控製批次間的性能波動,整體適配性符合預期。”

四、進口芯片的加密適配性測試

孫工帶領小組開展進口芯片測試,同樣圍繞“信號處理速度”“算法兼容性”,並額外增加“與國產電路匹配度”測試,因進口芯片需與國產電阻、電容搭配使用,匹配度直接影響整體加密性能。

信號處理速度測試顯示進口芯片優勢明顯:蘇聯kt15處理單組加密邏輯運算耗時平均0.04μs,僅為國產3ag1的66.7;東歐08在128位密鑰生成測試中,平均耗時0.8秒,比國產芯片樣品上海無線電二廠試製)快0.3秒,符合“密鑰生成≤1秒”的指標要求。

算法兼容性測試中,kt12、kt15在3種算法下適配成功率均為100,無信號失真;08在增強算法下適配成功率96.7,主要因與國產電容的容抗匹配偏差,導致1次數據傳輸延遲。

與國產電路匹配度測試暴露出“接口差異”:kt12的引腳間距與國產電路板標準間距存在0.1偏差,需加裝轉接座才能正常工作,增加了電路複雜度;08雖引腳適配,但電源電壓需求5v)與國產電路標準3.3v)不符,需額外設計穩壓模塊,影響設備小型化。

孫工總結進口芯片適配性:“性能上完全滿足加密需求,且穩定性優於國產樣品,但與國產電路的匹配需額外設計,增加了研發成本與周期,需在性能優勢與適配成本間權衡。”

五、曆史補充與證據:適配性測試原始記錄

1958年5月的《元器件加密適配性測試原始記錄冊》檔案號:sp1958021),現存於通信技術測試檔案庫,包含5種國產晶體管、3種進口芯片的每輪測試數據,共120頁,每頁均有測試員劉工、孫工等)簽名,數據可追溯。

記錄冊中3ag1晶體管的測試頁顯示:5月10日第1次測試,基礎算法下信號處理耗時0.058μs;5月11日第2次測試0.062μs;5月12日第3次測試0.060μs,平均值0.06μs,與後續彙總數據一致,驗證了測試的重複性與準確性。

進口kt15芯片的匹配度測試記錄更具體:“5月18日測試,與國產電阻r11kΩ±5)搭配時,加密信號紋波係數0.02;與進口電阻r21kΩ±2)搭配時,紋波係數0.01,證明國產電阻精度偏差對進口芯片性能有輕微影響,但在允許範圍內。”

記錄冊中還附有“適配性故障分析圖”:3ak20在增強算法下的信號失真波形圖顯示,失真發生在邏輯運算的“進位環節”,技術團隊批注“需增加補償電容,提升該環節的電流穩定性”,為後續電路優化提供了直接依據。

檔案末尾的階段性結論寫道:“國產晶體管適配性基本達標,部分型號需電路優化;進口芯片適配性優秀,但存在匹配成本;建議核心加密模塊采用‘進口芯片+國產優化電路’,普通模塊采用‘國產晶體管’,平衡性能與成本。”


最新小说: 高武紀元:開局加載田伯光模板 全家騙我養私生子,重生老太殺瘋了 降龍 苟道仙尊 快穿:這悲劇劇本我撕了 同時穿越:怎麼是少兒頻道 半島1984:我太忠誠了 神羽魅影 重生後,反派自帶劇透標簽 吞噬星空:收徒萬倍返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