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的氣氛還是很和諧的,照例以歡迎詞開場。
然後迅速進入正題。
葉氏航運首先介紹了投資的資金總額和資金的使用計劃,然後詳細到每個方向的投資金額。
首先是新建5座大型船塢,這一塊的建安費用是大頭,葉氏航運做過概算,大概需要8500萬刀樂的資金。
其次是大型設備的購置資金,葉氏航運計劃從漢斯和戴嚶進口新型門式起重機、大型焊機等設備。訂貨意向合同已經簽訂,需耗資約3000萬刀樂。
最後是葉氏航運需要未派駐的港島籍和外籍員工在市區修建住宅,並在廠區修建員工宿舍和員工活動中心等設施,預計投資2500刀樂。
第一天的會議主要就是葉氏航運方麵介紹這些計劃。
工業部肯定不能第一時間回複,這種重大項目一般需要經過很多輪的討論。
工業部也需要具體研究計劃細節,這些自然有雙方具體負責的人員去溝通,並不是每次都要雙方領導出席。
所以,第二次會議定在了5天以後。
葉嵐有點掛念家裡的孩子,想要回去一趟。
李世銘上輩子在燕京也工作過幾年,對這裡頗為懷念。
他則建議母親趁著這個機會好好的放鬆一下。
路上一來一回就要花掉大把時間,實在沒必要來回奔波。
兩母子拍拖在燕京城逛了三天,玩得是不亦樂乎。
葉嵐很好奇兒子從未來過卻對這裡如此了解,李世銘則說是書看得多糊弄了過去。
第四天,葉氏航運的工作人員彙報了這幾天的工作進度。李世銘對工業部得訴求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
他和母親做商量了一下午,隻等著明天正式會議,把事情最終定下來。
李世銘其實一直在思考他能以什麼樣的方式涉足軍工製造業,用哪種方式,哪種途徑顯得合理並且順利。
他前世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絕對是個巨大的寶庫,存放在他腦袋裡,實在是有些浪費。
但國內目前的重心放在了經濟建設上。
並且在改革起步之初,國內的軍工產業無論是從人才、資金、技術、設備、材料各方麵來說,都不寬裕,甚至可以用匱乏來形容。
就比如說造船業,最高端的軍艦製造還是鷹國人牢牢把控,因為軍艦涉及的不隻是艦體結構和動力這兩方麵,還有軍艦配套的火力、雷達、通信、導航等一係列高精尖技術。
而民用船舶製造業,則是腳盆雞領先,南棒緊隨其後,甚至連寶島都占有一席之地。
事實就是,葉氏造船廠在國際造船業中隻能算是小卡拉米,但是在國內卻是屬於妥妥的行業頂尖水平。
加上如今葉氏航運集團要擴大造船業務,等新船塢建設完成,設備安裝到位後,妥妥的將成為行業t0企業,將一眾國有造船企業甩在身後。
這對李世銘來說,或許是一個契機。
現在葉氏船舶完全可以披著民用造船廠的外衣發展壯大,帶動國內的造船業發展。
葉氏航運自產自銷,穩步發展,應該不至於現在就遭到打壓。
等到合適的時機,民轉軍也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至少要比時機到來的時候,從零開始做起要節省時間得多。
第五天的正式會議比想象中的要順利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