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起,這個名字開始在他腦海深處烙印成傳奇。
在這一次……雖然劉文和李勇儘力為張風捧場,但他們在描述自己的功勞時誇大到了極點,幾乎讓人覺得他們是在吹噓。
這報告……顯然充滿了虛假,無論是戰果還是戰損數據都不真實,這讓劉備簡直難以置信。
而此刻的場景,也讓陷入了極為尷尬的境地。任何言辭似乎都在打這個“好同誌”的臉。
——【真是令人難堪啊!】
正當不知所措之時,劉備的目光轉移到了張翼送來的一封簡牘上。見到這封簡牘,他的情緒稍稍平複了些,畢竟二弟能送戰報過來,至少證明他是平安無事的!
在劉備的心中,即使是傲氣如二弟,也不可能像劉文、李勇那樣遞交一份明顯編造的報告!
隻是…當劉備目光停留在這封簡牘上的時候,他頓時怔住了。
這份戰報是二弟張翼親筆寫的,其內容竟然和劉文、李勇的描述差不多。
劉備依舊麵沉如水,可整個營帳內的氣氛變得異常寂靜。
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儘管劉備對劉文或李勇抱有疑慮,甚至懷疑荊襄所有人的誠信,但他怎能懷疑二弟張翼的話呢?
由此可見——這是真的事實!
由於八牛弩、霹靂十牛弩等武器的作用,襄陽城確實被攻破了;也由於劉文、李勇兩位將軍的英勇表現。秦弩部隊在一小時內真的殲滅了三萬五千曹軍。
這不是虛構的故事,而是一個真實的事件。這一切都是無可辯駁的真實!
此時,劉備的心情顯得複雜難測。
他心頭不由得感歎:
『哎呀……二弟的這個兒子,真是讓人為之震撼!』
站在這裡,雖然表麵鎮定,劉備卻已經感到腿有些發軟,身邊一位熟悉的朋友連忙上前將他攙扶住。
然而隨之而來的暈眩感令劉備不得不扶住額頭——這實在是過於震撼了!
來自劉文和李勇的影響;
戰績帶來的震撼、戰鬥中的人員損失數字的震撼、秦弩武器的震撼、襄陽之戰的震撼;當然,還有關子與張風帶來的震撼。
總之,劉備實在是太震撼了,一時竟癡癡地看著張翼戰報最後那十幾個字出神:
——「幸有吾子張風,不負使命,大破襄陽!」
從字裡行間,劉備感受到了二弟張翼因這位兒而深感驕傲的情緒。
什麼時候起,張翼開始因為自己以外的人或事物自豪了?
襄陽與樊城之間隔漢水、荊江遙望,張翼和張風正在商討下一個戰役如何開展。
“孩兒打算如何攻占樊城?”張翼輕輕地問道。此時他的神情已比平時柔和許多。
他繼續詳細地補充道:“據我看,從城牆防禦來看,樊城反而比襄陽更好攻打。它的夯土牆較低矮,護城河僅有十米寬,遠不如襄陽那樣的高牆深壑……”
說到這裡,張翼稍微停頓,“所以我之前一直認為主要攻克點在於樊城。一旦拿下這裡,切斷襄陽退路,襄陽自然會不戰自降,但如今…”
說到這兒,張翼又頓了下,“你現在的謀略策略與我不再相同了。”
聽完張翼的話,張風淡然答道:“爹以為攻克青石和磚築的城牆最難,數百米寬的護城河是最難跨越的天塹,但我考慮,相對於人來說,那些都是固定的防禦設施,真正能夠靈活運用這些工事的是人!城牆與護城河都隻能作為輔助工具。”
停頓了一下,張風補充說:“正是因為我們切斷了襄陽與外部的支持線,讓襄陽失去了關鍵的人物支持,再加上劉文、李勇將軍們的英勇,使得敵人產生了絕望的心理,因此奪取襄陽並非困難。故此我認為,作戰最難的地方其實是在‘人心’上,而非具體的建築設施。”
接著,張風眨了眨眼玩笑似的又加了一句:“就像我謀劃攻克襄陽的時候,不是也請老父在外圍站著助威,雖未直接交戰卻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嘛?”
多虧他說得是“不可或缺”而不是“可有可無”。
聽到這話,張翼不僅沒生氣還覺得很難得。
的確難得找到機會跟張風暢談,並且能保持冷靜不生氣。於是他順著他話往下說:“是啊……樊城現在還有曹仁、徐晃等人,以及五萬曹軍駐守,背後就是曹操的心腹許昌。敵人現在已經毫無退路了,隻能奮力一搏了……”
“所以,攻城不可操之過急!”張風成
隻是一瞬間的事情。
即便被弄得狼狽也勝過因為粗心而鑄成大錯,更不必最終落得個淒慘下場。
喜歡盜墓:我攜永恒家族吞噬諸天請大家收藏:()盜墓:我攜永恒家族吞噬諸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