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士頂著連弩前進!”
他有條不紊地指揮魏軍向敵寨逼近。
忽然,
一陣驚心動魄的喊殺聲傳來…數萬敵軍從山後湧來,衝擊趙猛大營的後方。他知道那是兩位夏侯將軍的援軍。
“我魏國有援軍到來,爾等無路可退,早點投降吧!”王虎嘲諷地說,認為勝券在握,開始沾沾自喜…就在此時,
連弩陣後閃出一隊騎兵,為首的大漢身高過丈,豹眼圓睜、虎須張揚…這不是趙猛還能是誰?
此刻趙猛怒吼如雷霆,手持蛇戟,“誰說我無可退之路?”
見到趙猛精神抖擻且手中武器寒光閃閃的樣子,讓王虎信心全失。原來一切都是圈套。
趙猛並沒有醉,一切都是騙他的假象。
當下,王虎大呼“快撤!快走”,帶兵馬向山上狂奔而去。盾牌和步兵卻遭屠殺,死傷慘重。
看著張飛威武的模樣,他絕望極了。
王虎大罵趙猛欺詐,趙猛卻冷冷答道,“兵法講究用計謀,你連這一點都不懂,做何將軍?”
韓誌拚儘全力為他抵擋趙剛和李鐵幾槍,讓他能脫身…“王將軍快走,我會擋下。”
韓誌雖敗猶榮,但寡不敵眾。最後拔劍刎頸自儘,留下令人肅然起敬的一幕。
王虎望著這一切,逃回了營壘,而李鐵和趙剛惋惜不已…“可惜沒抓住那家夥。”李鐵說。
“父親呢?”趙剛突然焦急問道…雷風連忙解釋道:"少將軍莫急,其實您爹從一開始在八蒙山設下了雙層伏擊計劃……"
“原來還有雙重布局!真是太驚人了。”
趙剛驚歎父親的謀略,深覺自己還有很多要學習。
而雷風沉思良久,終於明白這場戰鬥的戰略意圖,“原來張將軍早就布好了局對付夏侯兄弟,而王虎隻不過是一個被設計的小角色罷了。”
趙猛的戰略思維已經遠遠超過眾人所知的層麵,甚至到了“如有神助”的地步,而他最終的目標,正是那片更為廣闊的天地!
講到這裡,李峰的語氣中充滿了深深的敬意。
他是最清楚這位王老三戰略部署的人。
正因如此,他對這位傳聞中“魯莽”、“有勇無謀”的三將軍深感欽佩,無論是智慧、布局、攻心還是心智方麵,他都由衷地佩服不已!
甚至可以說,
這種欽佩已經超越了一般程度,近乎折服。
荊州襄陽城。
劉明獨自坐在書房中冥想。
今天,趙雲、黃月英和夏侯涓會抵達江陵。劉明身在襄陽,自然不必去迎接他們。
倒是張紅已先行前往,這讓劉明少了一個磨墨的得力助手。
平日裡雖然常有她在身旁也覺得平常,此刻卻發現心裡少了些東西,變得有些落寞。
不過,
這僅是一時的感覺,此時劉明思考的是“弓”。
沒錯,正是“弓箭”的“弓”!
在三國時期用弓的好手不少。若要列舉前十名,從後往前數依次是:薑維,他曾接住過郭淮射來的箭並反擊擊殺對方;魏延,在漢中之戰中曾一箭射落曹操兩顆大牙;再如射中甘寧前額的烏恒部落首領拓跋,以及擅長射殺將領的甘寧,當然還有徐晃、關興、趙雲等。
若論箭法最強的三人,則非呂布、黃忠與太史慈莫屬。
呂布以轅門射戟聞名,黃忠能百步穿楊,太史慈則以善射猿臂見長。
然而如今,呂布和太史慈已逝,故而現今世道上弓術首屈一指的,唯有黃忠一人。
想到這一點,劉明思索著如果讓黃忠的高超箭法配上一支超越時代的“神弓”,必將使其威力倍增,為蜀漢帶來更多可能。
為此,劉明萌生了贈送強弓給黃忠的念頭。畢竟在蜀漢陣中,這位老將不僅是五虎上將之一,還曾與父王關羽有過一場惡戰。
劉明希望通過這把弓結好關係,並增加戰場上的一重勝算。
因此,過去幾天來,劉明一直在研究如何製作這把“神弓”。
說到弓,相比弩其最大優點在於靈活,連弩雖可快速發射但射程近,蹶張弩則需要更大的力量和複雜的陣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