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考慮,弓的優勢不言自明——靈活自如,便於調準方向,並能在關鍵時刻出其不意取得勝利。
這些都是理論,實際設計時需參考曆史上的幾大神弓,如呂布的龍舌弓、薛仁貴的震天弓和項羽的霸王弓。
“如果談到弓……”
經過長久沉思,劉明咀嚼著口中的問題輕聲說:“弓最大的不足之處就是隨著距離增加,命中精度降低且力度減弱,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薄甲’。”
他還考慮到遠距射擊必須考慮風向影響,導致命中困難,於是麵臨新的選擇題:
複合弓能否解決距離與攻擊力之間的矛盾?優先射程還是優先打擊力?
忽然間,他想起了一個傳說——成吉思汗時期,他的弟弟之子用特製蒙古弓擊殺了五百米外的目標,並保持相當強大的穿透力。這種名為“蒙古複合弓”的利器,在麵對全副鐵甲時仍有極高的殺傷效率,足以在一裡之外取敵首級,頗具奇幻與神奇色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受此啟發,劉明意識到應該借鑒“蒙古複合弓”。因為如果能夠實現類似效果,那麼對於增強軍隊遠程打擊力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於是乎,《考工記》提及的六大主要材質——木材柘木、檍木)、牛角、動物膠、動物筋腱、絲線及油漆便進入視野。
尤其是高質量材料的搭配使用,不僅決定了成品弓的射程和殺傷力,更確保使用者在戰鬥中的靈活性。
為了給黃老先生送上最好的禮物,劉明決心製造一把頂級蒙古複合弓。
它將擁有卓越的穿透力,使得黃忠在戰場上真正能做到“一箭定乾坤”。
最後關於製作細節,
他總結到,“射程、穿透力與精度缺一不可。或許我該借鑒橫跨歐亞大陸征服者所依賴的力量——蒙古複合弓。”
為了確保弓箭在使用時不會因拉伸而斷裂或變形,關鍵在於增強其強度。製作弓胎時,越輕質的材料在釋放能量時損失的力量越少,從而提升射程。
此刻,林風已經完成了“改良複合弓”的設計圖。儘管圖紙詳細,但許多具體的細節仍需要超越圖紙的文字說明。每一點都要詳儘描述清楚。
比如,“主杆”製造完成後如何加固與做防水處理必須明確寫下來。
用蠶絲纏繞弓臂,進一步固定筋和角;再用生漆塗抹表麵以防止潮濕侵蝕。這些細致的工作都必須逐一解釋。
即便如此…林風尚未深入研究季節變化帶來的影響。
按照傳統的工藝流程,在冬日選材、春天處理牛角、夏季加工牛腱,再到冬天完成最後修飾,這樣下來光是製作一張複合弓就需要近一年時間。
所以,林風省略了那些對最終成品影響較小的步驟,包括季節的選擇。他在文稿中特彆強調的是複合弓的關鍵屬性——張力和儲能。
張力可使弓手更多的力量轉化為動能,這才是實現超遠射程的核心;
儲能量強的複合弓可以在射擊時保持足夠的威力。
正是由於這些特性的存在,曆史上鐵騎才得以橫掃歐亞大陸。
終於,所有需要記錄的內容都已經完整地寫下。林風花費了近乎一整天時間編寫複合弓製作說明與注意要點,總共寫了30多頁紙。
經過一個時辰的修改和補充,最終才交給了鹿途,讓他緊急送往位於沔水山莊的江陵。
“你隻需將這些資料交給沔水山莊的黃先生?”鹿途看著厚重的一遝文件,小心翼翼收下。“這是目前為止見過最複雜的製作說明書了!”
林風點了點頭。“沒錯,同時請轉交給劉師傅。如果可以,請他們儘早做出樣本。至於所需的水牛角、筋等材料,請順便去一趟大哥那兒。糜家經商有道,應該能找到這些珍貴的物資。”
“明白了。”鹿途行禮後準備離開。突然聽到林風的聲音。
“等等。”
“還有事?”
“如果遇到黃月英黃夫人,替我向她傳句話。說晚輩林風氣派,希望師娘來襄陽相見……討論一些戰事相關的天文、地理等方麵的問題,並請求她指導。”提到“師娘”,因為之前參加諸葛亮舉行的選拔考試,雖沒有直接稱他老師,但為了親切起見就這麼稱呼了。
確認好內容,林風再次叮囑:“記牢了嗎?”
鹿途堅定回答:“都記住了!”接著出發了。
拍打鹿途攜帶文件的手,林風嚴肅地說:“荊州是否能在五百步以外製敵首級就看你這一次能否及時傳達信息了。”
雖然理論上百裡之外一箭斃命的神器與神射手組合令人心潮澎湃…雨中的山間小徑上突然變得模糊。吳將軍靜默站立,在營帳後等待。
夏侯尚帶領軍隊急速奔襲至蜀軍前方混亂的地方,原來是因為前方被攻占,後方遭遇魏軍突然襲擊使得士兵們不知所措。就在這個時候夏侯德衝鋒向前。
見到對方陣中有‘吳’旗立起時,他對身前的哥哥大聲呼叫。
夏侯尚催馬疾馳到跟前與對方展開激戰,夏侯德則重新上馬助戰。此時蜀軍已逐漸潰退…就在勝利近在咫尺之際…遠處突然傳來響亮的馬蹄聲,隨後是一匹黑駿飛速而來。它就是張翼德最愛騎乘的“追玉”。
伴隨著馬兒嘶鳴及厚重馬蹄聲響,一聲怒吼從背後傳來,仿佛一陣狂風暴卷過人群。隻見張翼德策馬如疾風殺至。同時兩側伏兵四出。原本撤退的吳蘭也勒馬回擊。這一刻讓夏侯兄弟與隨軍全都愣住。
喜歡盜墓:我攜永恒家族吞噬諸天請大家收藏:()盜墓:我攜永恒家族吞噬諸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