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的成功歸功於三弟張飛精心策劃的一切部署。
——精準預測,每一步都走在前麵。
不僅是夏侯惇與司馬懿對這次戰役讚不絕口,連作為統帥之一的劉備也在驚詫不已地讚美張飛的表現,覺得這是天衣無縫般的勝利。看著殘敗的魏營石碑上,張飛所鐫刻的字句。
周圍的士兵們紛紛議論道:“這是三將軍夜襲斷臂張合後留下的‘立馬銘’啊!”
“真是文武雙全的三將軍呀。”
這些評價吸引著劉備靠近,細看之後不禁讚歎。“哈哈...真沒想到我三弟能有這樣的書法天賦,畫圖也是極為出色!就算是古代書法大師張芝重生,也未必有他這番筆鋒吧。”
提到張芝這個名字,在曆史上以狂草著名的他可是書法界的泰鬥,被譽為書中四賢之一。而劉備此時更多的是借題發揮,誇耀張飛不僅僅是戰鬥力強悍還兼具智謀才華。
趙雲也不禁感歎道:“我雖自認為擅長謀略但麵對這樣的天才,也隻能望塵莫及了!過去隻是佩服三兄長武藝,可今非昔比,在短短一個月內平定整個地區,逼退勁敵斷肢求生。這種料事如神的能力簡直難以置信!”
聽到趙雲這麼說,劉備忍不住大笑,“有了雲長在荊州坐鎮,翼德在巴中駐守,漢室複起指日可待。”
就在此刻,法正拖著受傷的身體迅速趕到山頂報告消息。他不顧自身傷勢,急急忙忙掏出一份厚厚手稿交給劉備,“主公請您看看這書。”
接過一看,正是名為《鬥戰聖者:張飛傳奇》。
“這就是你上次提到二公子贈送給翼德的那本?”
確認完畢,法正環視四周,看到隻有趙雲陪在旁邊才鬆口氣說道:“主人可直接下令詢問。”
聽聞此言後劉備立即同意。
法正繼續說道,“我發現最近幾次大戰中張飛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戰略眼光以及布局手段,這不可能是短期內練就的。”他又指著書中某一段文字繼續說:“尤其是這本書第25回的故事——粗中有細、誘敵出洞、夢中擒賊”。
說到這裡,法正麵露嚴肅之色:“當讀到這段文字時,我才明白,一切答案都在裡麵:瓦口關、宕渠等地作戰策略均與文中描寫的如出一轍,包括具體進攻時間、埋伏地點等等。”
他越發激動地說道:“更甚者,書中描述還要保守些,實際上三弟張飛性格急躁並未浪費那麼多時間尋覓
在荊襄之地,有雲長第四子,名曰關雲旗者,堪稱不凡。這一日,某個將領的敘述雖語速平穩,每一言一句卻如雷震般擊中劉備與趙雲。
——竟然有人能預見戰局,並以書卷記錄?
驚愕之餘,劉備忍不住翻開這部《鬥戰神》的篇章,視線在字裡行間穿梭。他愈讀愈入迷,仿佛慢慢從對三弟的驚訝中解脫了出來。然而,更深遠的震撼迅速將其覆蓋。
原來,這《鬥戰神》早已描繪一切籌謀,遠在千裡之外的關雲旗更是預判了戰局的發展。
咽下一口口水,劉備低聲道:“難怪孔明也不敢輕收此人為徒……”
的確,那個提建議革新田製的人,就是創造無數巧思發明,使襄陽之圍翻盤之人。而今,又能在數月前便撰寫出預言般的《鬥戰神》,預測到張飛對張合之戰及其種種結果。這豈止是天才,簡直不可思議,近乎神奇。
就連素來穩健冷靜的趙雲也被徹底震懾住,心中充滿了疑問。他無法理解,幾個月前撰寫的《鬥戰神》怎能如此精準地預測戰鬥進程。更何況,從未踏上過巴蜀的土地,如何能做到這般精細布局?這種程度的洞察力令人難解難信。
寒意悄然彌漫開來,八蒙山頭的氣氛變得異常沉靜詭異。古人每每遇到此類不可解釋之事,總會覺得莫名的怪誕!
這時一旁有人詢問:“主公可是在思索什麼?”
劉備並未多言,僅輕輕撚胡:“雲長大兒才是真正的‘決勝於千裡’啊。”
那人聞言震驚,隨即認同:“確實如此。”半年來所見所聞的謀劃、部署及創舉令人歎服。
片刻後,這人將目光轉回實際事務。“主公,在此已上報戰報,下一步便是梓潼至漢中一帶,但目前麵臨糧草緊張之困。”
說到戰略和糧草時,劉備心頭忽然泛起一陣酸澀:想起自己不肖子劉禪,對比之下竟顯得多麼無能!人家小小年紀就能獨當一麵建功立業,可阿鬥呢?
想到這裡,劉備神色驟變,卻又猛然靈光一現,“孝直,我想召關四公子入成都,請他教導阿鬥。”
此語甫落,那人愕然停頓。隨後劉備繼續,“那關雲旗確是個才俊,能使兄長的性格改變,又能啟迪三弟。你覺得呢?”
一時沉默之後,“這個主意倒是前所未有的大膽!”那人謹慎地回應。
話說至此,劉公心頭暗自欣慰,覺得這計謀甚妙。他認為小公子對書本向來不感興趣,讓諸葛先生教導也沒多大進展,但若是換成關羽二世的弟子許文博,那或許就不一樣了!許文博性格乖戾,竟能把幾個兄弟都收拾得服服帖帖,小公子哪裡能與他相提並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彆看他…雖然這句話有些大膽,倒也算有道理…隻不過…一想到“反骨兒教導劉公子”的場景,不由讓人心裡一陣驚顫:
——『啊……』
——『啊……』
——『這會教出什麼成果?教出另一個反骨兒?主公的逆子遇上關家的頑童,這又是怎樣的景象呢?』
在蜀中的成都城,左將軍府。
劉公開往征伐後,將府內諸事暫時交予諸葛先生管理,其中自然包括教導小公子的學習事宜。劉備早就托付諸葛先生教授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