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除了大開發之外,聯邦艦隊也經曆了大規模調整。
首先是確立了聯邦艦隊的新構架。
從上至下,分彆是...
艦隊總部戰區集群艦隊分艦隊。
艦隊總部不用多說,自然就是設立在月球的聯邦艦隊總部。
戰區,仍然是兩個,不過名字改了一下。
首先是比鄰戰區,更名後為荒蕪戰區,其次是巴納德戰區,更名為後維亞斯戰區。
說起荒蕪戰區,其實所有人都懂,指的是荒蕪星域。
至於維亞斯戰區...
說起這個,就要從整個獵戶座支臂說起了。
了解過銀河係星圖的都知道,這是一個棒旋星係,由四條主旋臂,以及數條次旋臂組成。
其中,四條主旋臂擁有銀河係99的恒星,而其餘幾條次旋臂全加起來,恒星數量也不足整個銀河係的百分之一。
就拿獵戶座旋臂來說,隻有大約2000萬恒星,連銀河係的萬分之一都沒有。
而這2000萬恒星全都擠在一個3500光年長度的次級旋臂中。
按照銀河各文明的通用星圖。
在這個3500光年的區域內,一共被分為了五個星域。
從最靠近銀心一側的開始,依次是塵光星域、泰拉星域、阿斯特星域、維亞斯星域,以及荒蕪星域。
其中,荒蕪星域以及塵光星域是最小的兩個,一個隻有三萬恒星,另一個也隻有五萬恒星。
但同時,這兩個星域也是整個支臂內,最貧瘠,以及最富饒的星域。
至於剩下的三個,則全都是大星域,尤其是泰拉星域,足足擁有上千萬個恒星。
至於維亞斯星域,其緊貼著荒蕪星域,並且擁有120萬個恒星。
同時,這裡也是聯邦的下一個目標。
關於這一點,看名字就可以知道了。
要知道,巴納德防禦圈的那個恒星,嚴格意義上來講,是屬於荒蕪星域的。
但駐紮在這裡的艦隊,其所隸屬的戰區卻被改名為了維亞斯戰區。
聯邦的野心,就可見一斑了。
這也是必然的結果,畢竟文明的發展,不進則退。
而退...
則代表著滅亡。
所以,這一步聯邦早晚都是要走出去的。
彆說一個維亞斯星域了,將來就是泰拉星域,甚至是塵光星域。
那都是聯邦的目標。
拿下整個獵戶座支臂,聯邦就會停下來嗎?
不,同樣不會。
因為後麵還有著四條主旋臂,甚至就是拿下整個銀河係,也依舊還有其他星係要征服。
一個文明從真正踏入星空的那一刻開始,便再也沒有任何退路。
要麼前進,要麼死亡!
喜歡星海霸業請大家收藏:()星海霸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