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銀河繁榮計劃。
簡單說就是,讓作為人類祖地的銀河係,變得更為繁榮。
那麼,具體要怎麼做到呢?
答案是...
提升自然生命星球的比例。
這就很有意思,自然生命星球的比例,也是可以提升的嗎?
正常來說,這是不可能的。
畢竟,自然生命星球就是通過漫長時間的孕育,所自然形成的。
即便你給某個星球裝上星球發動機,將其移動到新的軌道,使其處於恒星的宜居帶內。
那也不是短期內,就能讓一顆星球變成自然生命星球的。
更彆提,星球本身的資源,是否能滿足自然生命星球的條件,也同樣是一個大問題。
就比如,你即便將一個沒有足夠水資源的星球,給送入宜居帶內的軌道,也並無法讓其逐漸演變為自然生命星球。
要不然,處在恒星宜居帶內的星球多了去了,但為什麼銀河係的自然生命星球比例,甚至不足行星的億分之一呢?
可以說,每一個自然生命星球,都是宇宙的奇跡。
這一點都不誇張。
那麼,聯邦想要提高銀河係的自然生命星球比例,以此人為造就更富饒繁榮的銀河係,究竟要怎麼做呢?
關於這個問題,科學部給出的方案是...
空間傳送技術!
通過空間傳送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製造出更大,直徑超過一萬公裡,甚至是十萬公裡的星門。
然後,直接將其他星係的自然生命星球,給送入銀河係內。
並且,為這些星係選址安置,以確保它們能坐落在...
各自最為適合的恒星宜居帶內。
直白的說就是...
既然生命星球的誕生,是宇宙的奇跡。
而想要複製這份奇跡,需要長達數億年,甚至是數十億年的時間。
那麼,我乾脆另辟蹊徑,直接將其他星係內,已經形成的自然生命星球...
來個大遷徙。
原本的話,這還隻是一個設想,沒有人想過會如此快被推上日程。
但人馬座星係的情況,卻讓聯邦決定加速這一計劃。
雖說人馬座恒星並不多,而生命星球也更是稀少。
但看著這些生命星球慢慢毀滅,那也是挺可惜的。
剛好,科學部之前不是提了那個銀河係的繁榮計劃嗎,既然如此就拿人馬座星係給他們練練手,想辦法將上麵的自然生命星球,全給搞到銀河係內,先充實一下獵戶座支臂。
當然了,也不是要科學部立刻就做到。
畢竟,人馬座星係的徹底解體,還要十萬年以上。
也不是很急。
但很顯然,聯邦高層低估了這幫科學家的瘋狂。
畢竟...
星門的大小,從來都沒有技術問題,單純隻是一個能量多少的問題。
換句話說,隻要你給提供足夠大的能量,彆說直徑十萬公裡了...
就是直徑百萬,千萬公裡的星門,咱也能給你整出來。
太陽係。
遠東第一科研所。
星球遷徙項目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