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時期。
李世民也長歎一聲。
李承乾,是長孫皇後為他所生的長子。
這個孩子,出生在太極宮承德殿。
“承繼皇業,總領乾坤”!
這便是父親為他親自取的名字。
從小,李世民便對這個孩子寵愛有加。
可是,為什麼……如今會變成這樣?
難道自己與承乾,真的走到了漢武帝與劉據的境地——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
今日,李世民召集幾位大臣商議廢立太子一事。
然而,扶蘇和劉據的往事,深深觸動了李世民的內心。
這些往事,直擊他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李世民想起了當初,自己因得子而歡欣鼓舞的情景。
或許,他不該如此匆忙做出決定。
身為父親,應該和兒子好好溝通,理解他的心意。
……
東宮中的李承乾,此時也在默默思索著父皇。
他再次回憶起母後長孫皇後的身影。
若母後尚在,自己怎會陷入如今的困境?
說到底,還是母後愛他更多。
當年玄武門之變時,正是母後手持利劍,守護在床前,防止任何人傷害他!
……
洪武時期。
朱元璋笑著說道:
“標兒,當初你出生時,我正在帶兵征戰南京。”
“聽聞此事後,我高興得幾乎要飛到南京去。”
“我還在山上刻下了字,‘到此山者,不患無嗣’。”
“現在聽說,很多人去那座山祈求子嗣呢。”
朱元璋回憶起朱標出生時的情景。
那時,他不在妻子身邊,而是在戰場上指揮。
然而,收到這個喜訊時,他的激動無以言表。
他迫不及待地想飛到妻子身邊,抱起這個剛出生的兒子!
朱標,對於他而言,是寄托厚望的孩子。
他請宋濂等名儒擔任朱標的老師,精心培養,給予他最正統的儒家教育。
朱標也沒有讓他失望。
朱標笑著說道:
“父親,母後曾告訴我,若不是戰事緊急,父親當時定會連夜趕回。”
朱元璋大笑道:“自然,你是我們朱家的長子,怎能不高興?”
朱元璋年幼時失去雙親,家境貧寒,因此對親情特彆珍惜。
他對朱標的到來,心中充滿了無儘的喜悅。
之後,他便更加努力地建立起自己的家族,彌補了過去那份親情的空缺。
……
劉據的旁白,無聲地撥動了這些帝王們深藏心底的柔情。
人終究是有情感的,何況他們這些帝王?
雖然權力常常使得他們的性格產生微妙變化。
但在這一切之前,他們也曾是普通的父親和兒子,曾經也有過對兒女的深情。
太子和皇帝的關係,不僅是君臣,更是父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