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做任何人做太子,心中都會生出疑慮,認為自己的位置岌岌可危。
“李承乾作為太子,理應得到皇帝的厚愛,然而唐太宗卻偏袒他弟。”
“這令李承乾對太子之位心生不安,性情與行為因此逐漸偏離軌道。”
“這是唐太宗的過失。”
始皇帝淡淡地評論。
在他眼裡,唐太宗此舉確實失當。
既已立太子,何必讓其終日提心吊膽?
“而且朕看李承乾似乎有腿疾,行動不便,自然生出自卑心理。”
“加上魏王備受偏愛,心境難免動搖。”
始皇眼光銳利,準確剖析了李承乾的內心狀態。
站在一旁的扶蘇輕輕點頭,默許父皇的看法。
始皇轉向扶蘇,冷靜說道:
“朕計劃不久後冊封你為大秦儲君。”
“今後對你,絕不會如唐太宗對李承乾般。”
扶蘇心中歡喜,立刻躬身回應:
“謝父皇恩典。”
……
漢武帝所在的時期。
“偏愛魏王?”
“唐太宗莫非在自找苦吃?”
“可惜那把刀未曾鋒利,反被折斷了。”
漢武帝輕描淡寫的說道。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若李承乾不配太子之位,何不讓他和魏王公平競爭,何必搞這些陰謀?”
劉徹擅長用人之道,唯才是舉,賞罰分明。
他曾將奴隸衛青提拔成大將軍、大司馬,也讓霍去病成為史上最年輕封侯。
在他看來,唐太宗若不信兒子,應當讓他們競爭。
偏愛魏王而忽視太子,是愚蠢的行為。
此舉帶來的朝野動蕩,後患無窮。
而今太極殿上,父皇被兒子問得啞口無言。
“今後啊,朕對太子必須無條件信任。”
劉徹握住身旁太子劉據的手。
既知巫蠱之禍教訓,他怎會允許曆史重演。
“你我父子,還需多些交流。”
劉據用力點頭!
……
大明。
朱元璋臉上浮現淡淡笑意。
“若非唐太宗偏寵魏王李泰,怎會逼得太子叛亂?”
“既然立了太子,自當全力培養!”
“當爹的,一碗水都端不平,豈不出亂子?”
朱元璋在此事上毫無疑慮。
他對太子朱標信任至極,根本不存在其他皇子爭寵的可能。
朱標乃嫡長子,欽定繼承人。
朱棣等皇子也紛紛點頭,皇子間誰敢與大哥爭寵?
後宮中誰敢與母後爭鋒?
這兩條路皆是死路。
“這的確是太宗失策。”
“太子雖是太子,更是皇帝兒子。”
“普通家庭中,父親偏愛某子,其他子必生怨恨。”
“李承乾多年心中怎會無怨?”
“而太宗明知卻不顧,釀成今日禍端。”
朱標感慨道。
朱元璋點頭認可:“說得對。”
“被兒子問得啞口無言,太宗難免失態。”
說罷,朱元璋又笑著補充:
“嘿,今日之事,比讀史書還精彩。”
他當皇帝後,也時刻警醒自己,不敢有絲毫懈怠。
那些呆板的文字,怎能比得上眼前這天幕視頻的生動?
精彩!
太精彩了!
原來他一直敬仰的太宗文皇帝,也有翻車的時候!
……
永樂時期。
朱棣注視著天幕上神色略顯慌亂的李世民,又瞥了一眼身旁的太子朱高熾,隨即陷入沉思。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