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為天命,父為綱紀!
哪怕父親千錯萬錯,子嗣亦不可逆天而行。
秦皇未對扶蘇的判斷提出異議。
因為他內心亦持相同之見。
作為君王,便是天命化身!
不過,這話不需言明。
他望著畫麵中情緒徹底崩潰的李世民,心中揣測,此人眼下必然痛苦不堪。
身為帝王之尊、曆朝之先,是不是應當出口相慰?
他稍作沉思,指尖一彈。
【唐太宗無須鬱結於心,此天幕既已示警,便是給你翻轉命數的契機。】
【靜候天幕中另一個版本“李承乾”的出現即可,彼時父慈子孝,君臣融洽,或能如你所願。】
【………】
此前天幕中已輪流播放了扶蘇公子和劉據太子的視頻。
眾帝王迅速總結出某種趨勢。
首段畫麵所展示者,皆為後世既定之軌跡,亦即史書所銘刻的正史。
但是,每位太子緊接其後皆會迎來另一個版本。
這後一段,便是對前一幕的遺憾的修正,是千古冤種們的圓滿結局!
這不僅讓帝王與儲君們多了一重預判未來的契機。
更是提供了一種值得借鑒的行動範式!
既能先一步明晰即將發生之事,又可借此改弦更張,挽回失策,再啟盛世。
正因此,始皇帝才在彈幕中寬慰太宗李世民。
李承乾的初版視頻雖映射的是即將發生的情節,但現實尚未走到那一步。
李世民仍有翻盤之機!
無需沉溺哀痛!
即將揭曉的,必是更加理想的一種情境。
相信李世民後續的境況,情緒當有顯著回轉。
太宗勿急!
光輝猶未遠離!
諸多帝王紛紛望向那道來自秦始皇的彈幕。
眾多麵孔浮現出幾分古怪之色。
在目前“當眾審判”的三位皇帝之中……唐太宗可謂最遭打擊,傷痛尤重。
扶蘇雖落得賜死下場,但此事與其父始皇實無太多乾係。
秦王並無親手加害之意。
終歸是趙高李斯等人擅改聖旨所致。
戾太子劉據雖曾舉兵反叛,但與武帝關係尚未徹底決裂。
劉徹雖借巫蠱之禍削減太子與外戚的勢力。
但內心終究還是希望保住太子的。
隻因蘇文江充等人切斷了中宮與外朝之間的聯絡,事態才一步步滑向失控。
最終使得衛皇後、劉據與二皇孫皆命喪非命!
因此可見——
扶蘇與劉據的悲劇,多可歸咎於奸邪勢力。
唯有李世民這段,是他自釀之苦果。
明明早已立下嫡長子李承乾為太子。
卻又偏偏另眼相待次子。
這怎不讓太子時時惴惴難安?
換作任何人承此重任,恐怕也會心神不寧。
時間一久,意誌一崩,不造反都難!
更令人唏噓者,非太極殿上那一幕莫屬。
李承乾實乃鐵血之軀!
縱然叛謀已泄,敗局已定。
卻仍挺胸直立,目不避父皇,直麵其怒火!
那一刻,似乎反倒成了他占據上風!
李世民為帝多年,統禦萬邦、威震朝野,謀定天下,何曾在朝堂之上吃過半點虧?
可如今,卻在氣勢上被兒子步步緊逼。
在言辭中節節敗退。
在理據上更是被層層鎖死。
竟連一句有力的反駁都說不出口。
到最後,幾近氣急攻心,難以自持!
始皇、武帝和老朱三位帝王,內心同時泛起同一念想:
所以,唐太宗……實在是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