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謀反之罪,理當重懲,斷不可寬恕!君權威儀,豈容踐踏?_我,刷短視頻,帝王集體破防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我,刷短視頻,帝王集體破防了! > 第36章 謀反之罪,理當重懲,斷不可寬恕!君權威儀,豈容踐踏?

第36章 謀反之罪,理當重懲,斷不可寬恕!君權威儀,豈容踐踏?(2 / 2)

今日是侯君集,若明日再有人效尤,又該如何?

倘若人人皆仿此行為,朝綱還如何維係?

“兒臣以為太宗之斷,合符律法。”

“雖為逆行,然有戰功,不連無辜。”

“………”

尚顯稚嫩的劉據低聲出言,神色卻分外堅毅。

劉徹望著這位嫡子,不由得笑了笑,道:

“你與太宗倒是相像,都心腸柔軟。”

在看過李承乾當眾頂撞李世民之舉之後,

劉據對這位太子,竟越發生出幾分認同。

偶爾太子不那麼剛強,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若換做自己被兒子如此頂撞,隻怕當場氣絕身亡。

好在據兒一向孝順貼心。

這樣的兒子,怎能不愛惜?

劉徹對李世民寬容親子之舉,也就多了些體諒。

律法本是帝王用以治國之器,至高皇權,才是真正的主宰。

稍作變通,又何妨?

例如赦免自家子嗣的重責。

再者,李承乾已降為庶民,也算付出代價。

每當憶起劉據自縊那幕慘狀,劉徹內心就隱隱作痛。

倘若當初天幕中之據未曾輕生,他自然也會設法保下這位兒子的性命。

……

大明。

較之秦皇漢武,朱元璋可就鐵血許多。

“凡是膽敢反叛之輩,皆應誅連九族,寸草不留!”

朱元璋語氣森冷,聲震殿堂,透著滔天殺意。

這話,像是專門講給朝臣聽的。

諸公紛紛低頭斂目,無一敢吭聲!

若與太宗仁德相比,如今聖上則鐵麵無情。

三大要案,波及範圍廣泛,

死亡人數加起來,恐怕破十萬人!

胡惟庸、李善長皆是開國功勳,結局如何?

全族伏誅!

而且他們還並非以謀逆定罪。

凡是忤逆皇命之人,皆難逃一死。

若侯君集等於大明犯事,

焉止一命被斬?

其家上下,恐怕皆不得幸免!

朱皇帝可從不手軟。

念及此事,不少官員心頭泛起對仁厚皇後的追思。

自從皇後薨逝後,陛下的殺氣更勝以往。

如今廟堂之上,眾臣每日都如履薄冰。

“父皇此言恐有過重。”

“兒臣之見,連坐三族已屬足夠。”

朱標在旁插言,語氣溫和。

朱元璋卻未答話,隻覺太子心腸太軟。

對於李世民赦子一事,朱元璋倒未生異議。

終究還是李世民自身未儘其責。

教養失當,兒子出錯,也不能將責任全然推卸過去。

降為庶人,已然是極重的懲處,足夠了。

……

天幕畫麵之中。

自太子李承乾被廢黜為庶人後,李世民便再度召集群臣,商議繼位人選之事。

在他心中,太子的位置無外乎三人可選。

即嫡出長子李承乾,魏王李泰,與晉王李治。

因在諸多皇子中,唯有此三人出自長孫皇後,堪稱正統血脈。

其餘諸皇子,皆無登基之望。

起初,李世民對魏王李泰可謂情有獨鐘。

隻是——

在李承乾事件之後,他內心難免生出幾分內疚。

那份悔意,也逐漸影響了他對李泰的看法。

然而晉王李治年尚稚嫩,未具儲君之資。

就在李世民猶豫不定之際——


最新小说: 搶救大明朝 路人她隻想過平靜生活 活埋大清朝 鄉村命師 快穿之攻略男主 抗戰:開局百萬噸物資,首長麻了 不孕和離後,公主開始廣納後宮 你對死靈法師有意見? 痕語者 公路求生:一輛三輪車帶飛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