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斜眼看向朱棣。
朱棣也隻能硬著頭皮應對道:
“兒臣確實是命比較硬……”
朱標忍不住笑出聲來:
“四弟,你這哪是運氣好?”
“簡直跟老天爺提前串了通。”
其餘的皇子們也都盯著朱棣,一個個神情複雜。
四哥,真是太狠了!
朱元璋沒能看到自己期望的結果,悻悻地轉過身去。
他背著手,擺出一副訓兒子的架勢道:
“彆太得意忘形。”
“就算你贏了白溝河又如何?”
“這場勝利對你來說意義重大,但對整個大明來說,根基還遠沒動搖。”
“你麵前的路,可還遠著呢!”
朱棣聽到這話,心裡才鬆了一口氣。
看樣子,老爹的火氣沒剛才那麼足了。
“父皇說得極是!”
朱棣趕忙接話,姿態低得不能再低。
朱元璋懶得再看他一眼,隻盯著空中的天幕畫麵,心中權衡著形勢。
儘管白溝河拿下了勝利,但要完全壓製朝廷,卻遠遠不夠。
朱棣至多是扳回了點臉麵罷了。
主動和優勢仍然在朝廷手中。
這場失利,還真怪不得九江和朱允炆。
實在是老四太走運了!
朱元璋心裡,其實已經把這場靖難看作一次徹底的演練。
萬一將來哪個藩王也要舉兵反叛,那朝廷又該怎麼應對?
這場如實展現的靖難劇本,就是最佳的樣板戲!
隻要能從中總結出經驗,便能未雨綢繆地壓製住所有隱患。
就目前的態勢來看……
隻要天子英明,不犯致命錯誤,藩王幾乎沒有任何翻盤的餘地。
像白溝河那樣的神來之筆,可不是隨時都能複製的。
戰場上的妖風,也不會場場都刮偏。
白溝河之戰的結局,完全出乎所有人的預期。
朱棣竟然打了個大勝仗,震撼全場。
李景隆帶著殘兵狼狽逃回德州。
朱棣自然不願放過機會,迅速發兵追擊,攻向德州。
沒過十天,李景隆就被趕到了濟南。
朱棣拿下德州後,又一次獲得了可觀的糧草補給。
從北平的戰事開始,朱棣是一戰比一戰順。
李景隆卻是邊打邊撤,連輜重都顧不上了。
這時候,眾皇帝才終於明白了一件事——
為何李景隆剛登場時,還有專屬旁白解說。
【大明特級表演藝術家、頭號物流運輸者、戰場跑路教科書、永樂登基最大助攻者!】
秦皇、漢武、李世民等人表情全都變得微妙。
原來李景隆的綽號,不是隨便起的啊!
與此同時,朝廷內部也察覺不妙。
李景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你手握六十萬大軍,竟然被人家打得潰不成軍。
糧草輜重基本都拱手讓人。
這水平屬實是“反向操作”!
最終,朝廷隻能把李景隆召回南京,卻也沒有動他。
黃子澄、練子寧、葉希賢等紛紛上疏,主張斬之以謝天下。
可朱允炆沒有采納他們的意見。
李景隆是輸了沒錯,可真要追責,他又沒犯什麼原則性的大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