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
在奉天殿內,眾人目光緊隨燕王軍隊南下的消息——
顯然已然預見接下來的一切。
老朱臉色愈加陰沉,心頭憤怒如同滾滾暗流。
這真輸了?!
自己辛苦打下的基業,竟然連老四都敵不過?
這麼一場戲劇性反轉,真讓老朱感覺自己臉上火辣辣的。
這場靖難之役的最終結果,不僅暴露了他選朱允炆為繼承人的嚴重失誤。
更揭示了他濫殺功臣所帶來的巨大後果。
可他能怪誰呢?
他也是想讓孫子穩穩掌權,結果卻沒料到老四竟然叛變。
想到此,老朱一陣憤怒翻湧,體內氣血不順,幾乎難以控製自己的情緒。
“老四,你,再過來!”
朱棣一臉陰沉,咬牙切齒,心中充滿不甘,卻依舊走向父親。
“爹,允炆打不過我,你也不能拿我撒氣吧?”
在一旁的長子朱標看著局勢,忍不住上前一步,攔住了父親:
“爹,事已至此,何必將怒氣發泄在老四身上?”
“他能有今天的成就,豈不是你親自栽培的嗎?”
“我大明能有朱棣這樣的藩王,乃是百姓之福,社稷之幸。”
“如果能避免這場靖難之役,把他的才能放在邊疆豈不更好?”
朱標的話語,一番深思熟慮後,終於讓老朱的臉色稍稍緩和。
他心中暗自歎息,老四確實是好材料。
若非這場戰亂,能發揮的空間定會廣闊。
朱家繼承的血脈中,果然沒有孬種。
老大朱標穩重賢明,治國安天下;
而老四朱棣英勇善戰,征戰沙場。
若非是父子對抗,老朱定會為此驕傲不已。
隻可惜這場靖難之役,是叔侄內鬥,而非外敵入侵。
如果這場戰爭的敵人是他國——
老朱肯定會毫不猶豫地支持老四,給予他掌聲和喝彩。
但這場兄弟之爭,讓老朱看到了朱棣的過人之處:他確實是個出色的將才!
若把他放到邊關,定能成為大明的中流砥柱,保衛江山。
老朱不禁深感憂慮,想著自己的身後事。
隻要老大穩坐皇位,老四再如何有能,也難以撼動江山。
如此,便能避免內戰,避免動蕩,保證大明百姓安寧。
……
永樂時期。
“爹,你還說沒說過這話!你親口說的!”
剛才,天幕中的畫麵回放了渡江之戰的片段。
朱棣敗退之時,朱高煦帶兵前來援助。
朱棣滿心欣喜,曾對朱高煦說過一番話。
“世子多病,汝當勉勵之!”
得到了父親的鼓勵後,朱高煦如同被點燃的火種,奮力擊敗盛庸。
此後的時間裡,那句話始終縈繞在他耳畔,成為他不斷向上攀登的動力。
然而,朱棣當上皇帝後,居然一口否認曾說過這話。
這讓朱高煦心頭憤怒至極。
如今,終於找到了證據,朱高煦一臉不滿,質問起父親來。
朱棣的臉色頓時變得陰沉如鐵。
“什麼?這段話也給放出來了?”
但作為天子,他豈能輕易承認曾有失言之處?
於是,他回過頭,凝視著旁邊的朱高熾和狂妄居士。
“你們倆,剛才聽到什麼了嗎?”
朱高熾雙手抱袖,默不作聲。
狂妄居士欲言又止,最終還是咽下了心中的話,隻能小心翼翼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