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聽見啊,二哥。”
“皇帝可沒說過那話。”
他感到一股寒意從朱棣身上散發出來。
自己也不敢多說,隻好裝作什麼都沒聽見。
……
此刻,朱允炆站在重重難題之前,眼前隻有兩個路口可走。
其一,逃出京都,南行避禍;
其二,堅守京城,與燕王展開殊死搏鬥。
作為大明皇帝,第一條道路無疑帶著無比的恥辱感。
自古以來,誰能逃離國都而不被曆史唾棄?
一旦他選擇放棄京城,必然會永載史冊,成為後人指責的對象。
朱允炆身心疲憊,癱坐在大殿之內,心頭壓抑得幾乎透不過氣來。
他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竟會墮落至此。
燕軍的鐵騎已近,城外傳來戰鼓的陣陣回響。
他的選擇,已經不容拖延。
齊泰和黃子澄二人先後上前,勸說他離開京都,暫避燕軍鋒芒。
“陛下,微臣愚見,望陛下暫避湖湘,休整待時,策馬複興大明之望。”
朱允炆聽罷,心中一陣苦澀,露出一抹苦笑。
“複興?”
朱允炆冷笑一聲。
“司馬氏衣冠南渡,宋高祖騎馬渡江...”
“從此以後,隻有在東南一隅苟且求生,再也不談恢複大明。”
朱允炆深吸一口氣,沉聲問:
“齊卿認為,若我離開京師,那麼餘生還能親眼見到這座南京的城牆嗎?”
齊泰眼含淚光,麵色愁苦:
“臣無能,誤國殃民,不能死謝陛下!”
“臣犯下的錯,萬死也難以贖回!”
另一側的黃子澄見狀,連忙勸道:
“陛下,主憂臣勞,主辱臣死!”
“所以,請陛下為宗廟社稷著想,暫避燕軍鋒芒,待時而動!”
麵對兩位老臣的勸諫,朱允炆的眼神中閃爍著片刻猶豫。
如果此時他選擇逃離南京,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然而,他深知一旦離開京城,恐怕再也沒有回到這裡的機會了。
這時,方孝孺從旁邊走來,眼中帶著一絲不屑,目光堅定。
他抬頭望向朱允炆,語氣鏗鏘有力:
“陛下!京師深城,河山險固,糧草充盈!”
“再有精兵數萬,臣請陛下派兵守衛城外,將百姓儘入城內,閉城自守,等待四方義士來援!”
朱允炆微微愣住,注視著方孝孺,心中翻湧。
齊泰與黃子澄也目光一凝,紛紛轉向方孝孺。
齊泰痛心疾首地說道:
“方正學,你這是說的什麼荒謬之語?”
“如今朝廷已經萬分困頓,哪裡還有什麼義師可召?”
方孝孺的身軀微微顫抖,但依然語氣激烈地說道:
“沒有兵,就去募兵!”
“陛下!臣相信,世間仍然有忠誠與正義!”
方孝孺的話,激起了朱允炆心中最後的一絲熱血。
他緩緩站起身,雙眼明亮,沉聲說道:
“好!”
“說得好!”
“我大明豈容放棄江山的天子?”
隨後,他下定決心,發出了命令:
“齊泰,黃子澄,朕命你們立刻出京,募兵為國!”
“我自留守京師,守城待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