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氣受挫,朝局動蕩,中華百年複難安!
那奸佞之臣秦檜,當年一被金軍擄走,從此膽破魂飛,自此再不敢提兵戰之事。
若不是因為他畏首畏尾、苟且偷安,又怎會有那日後十二道金牌急召——
怎會讓即將凱旋的主帥,冤死在那所謂“莫須有”的罪名之下!
而最為受苦的,終究還是黎民百姓——
北地的慘敗,使無數家園儘毀,百姓顛沛流離、流落他鄉。
更有甚者,在金兵班師北返途中,被殘酷屠戮,血流成河,屍骨成山。
這樁慘事,至今仍是中國大地揮之不去的傷疤。
正如嶽飛怒書的那句話——
“靖康之恥,未曾洗雪;忠臣之恨,何日方休!”
“父皇,請息怒。”
“雖有國恥之辱,但日後金國也已覆滅,終算一場因果報應。”
朱標在一旁出言相勸。
老朱冷哼一聲:“區區滅國,怎能和奇恥大辱相抵?!”
“大宋傳承三百餘年,坐擁天下,卻無敬天畏民之心。”
“我大明若想長治久安,必須以此為鑒。”
“………”
朱標拱手頷首:“兒臣謹記,吾大明需汲取前朝沉痛教訓。”
“曆代君王皆應勤政愛民,斷不可蹈二宗之覆轍,使江山再度動蕩,百姓再遭戰禍。”
……
大宋時期!
趙匡胤手掌微顫,周身太醫環繞,滿麵愁容。
征戰沙場多年,弓矢未曾傷他半分。
但如今卻差點被子孫後代的荒唐行徑氣得昏厥過去。
趙佶、趙桓這父子倆,簡直讓他顏麵儘失,把趙家幾代人苦心經營的基業一朝毀掉!
趙匡胤根本不敢設想,其他曆代帝王在看過天幕中這段畫麵之後,會對他作何評價。
疆土未能光複也罷,可竟然搞出如此荒謬之事!
中原自古雖遭異族入侵無數,但從未出現過皇帝親自屈膝投降的醜聞!
一個堂堂君主,竟比奴才還卑微,令人發指!
趙匡胤勉強讓自己鎮定下來,但翻湧的怒火卻久久未平。
“陛下,陛下還是保重龍體為要。”
趙光義在一旁口口聲聲勸慰,但嘴角卻不受控製地微微上揚。
良久,趙匡胤才算氣血緩和,勉強恢複了幾分鎮靜。
“我趙氏皇族,今日起立下祖訓。”
“自今日起,後世子孫若無膽識、無才德,萬不可再登皇位!”
“……”
趙匡胤內心如同吞了黃蓮,百般滋味無法訴說。
這天幕宛如一記又一記響亮耳光,甩在他的老臉上,叫他無處遁形。
偏偏這不是他能預料的未來,而是百年之後才會發生的悲劇。
他能怎麼辦?!
莫非真要隔著天幕破口大罵後代趙佶與趙桓?!
若這兩個不孝子孫真出現在他眼前,他一定會扇他們十幾個大耳刮子,再逐出宗廟!
“我大宋的臉,我趙家的臉……都被這兩個逆子丟光了……”
趙匡胤緩緩閉上雙目,熱淚悄然滑下,滿是羞愧。
若這畫麵隻是他獨自所見,或許還能忍氣吞聲。
但眼下天幕播放,滿朝諸帝皆在旁觀!
秦皇、漢武、漢祖、唐宗……
哪個不是百戰成王的雄主?
他趙匡胤如今情何以堪?
當眾出醜,令他顏麵儘失!
他暗暗發誓,從此絕不在彈幕中留言!
哪怕天幕再現,他也要做最安靜的“看客”。
隻當自己什麼都沒看到,什麼都沒發生。
想到未來的子孫竟是如此模樣,趙匡胤隻覺心寒透骨。
北宋已亡,尚且還有南宋……
可誰能保證,南宋的那幫子孫,又會是何等光景?
他們會不會,把臉丟得更乾淨?!
當宋徽宗、宋欽宗那段屈辱視頻播放完畢後,天幕一片寂靜。
仿佛連上蒼也沉默了。
這是給所有皇帝一個緩衝的時間——
也是給趙匡胤,一點喘息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