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武時期!
朱元璋眼神一凝,凝視天幕,良久無言。
畫麵中,崇禎吊死煤山,身旁唯有一個太監王承恩相隨。
“咱們朱家的子孫……落得這般地步。”
這一幕深深刺痛了老朱的心。
大明天子,最後竟形單影隻,自縊於樹下,連一個大臣都未陪葬。
“堂堂百官,竟不如一內侍忠誠!”
老朱怒聲咆哮,震徹殿堂。
文臣多心,反複無常,不堪重任。
奉天殿內,群臣人人膽寒,個個心驚膽戰。
此刻朱元璋的眼神變得無比複雜。
看著朱由檢的結局,內心翻湧起無限痛惜。
這個從未謀麵的後代,確實拚儘了全力。
他沒有太多幫手,也沒有太多資源,完全憑著一腔孤勇硬撐了十八年。
他曾奮力一搏,也曾慧眼識才;
雖有失誤,但也做了能做的事,用了能用之人。
朱元璋的腦海裡,浮現出那封熟悉的遺書——
“朕登基以來十七載,敵軍入境四次,闖賊逼近都城……”
老朱眼眶泛紅,喃喃道:“好孩子。”
“總算是給咱老朱家,留了一點臉麵。”
“死,也要死得像個天子!”
朱標默默垂淚,歎息一聲。
“這孩子……從未當家理政,如今卻獨自扛起江山。”
“做得已足夠好,父皇。”
他的目光落在畫麵中那件龍袍上——竟有縫補痕跡。
身為皇帝,竟連件像樣的龍袍都沒有……
朱標的心,狠狠一揪。
……
永樂時期!
朱棣捏緊扶手,滿臉怒火。
“反了!”
“這些賊寇,膽敢作亂!”
“蠻夷小醜,也敢欺我大明!”
他熱血沸騰,恨不能提槍上馬,再次征戰北疆。
“朱由檢……這孩子,骨氣倒是有。”
“爹啊,這仗早就該打!”
金豆子躍躍欲試。
“若早年斬草除根,又何至於今日被人逼入絕境!”
金豆子義憤填膺。狂妄居士連忙附和:
“爹說得是,早就該動手!”
“一個皇帝,竟至自縊求死——這口氣,咽得下去嗎?”
“該打!必須打!”
太子朱高熾看著他們“父子三人唱雙簧”,心裡苦笑。
又來了,又在逼他表態。
但這一次,他並沒有急於反駁。
他也知道,若這場仗打得好,也許能換來長久的安穩。
隻是……銀子夠不夠打仗,還是個問題。
……
嘉靖時期!
嘉靖帝望著天幕陷入沉思,良久才從恍惚中恢複。
若論勤政,在整個大明中,崇禎恐怕僅次於太祖。
他自己,是比不了的。
但崇禎確實缺乏能力。
無力掌控政局,無法平定內亂,連守疆禦敵都顯得力不從心。
“真是可惜了。”
嘉靖歎息一聲,心頭浮現一絲愧意。
這個皇帝雖無大才,卻有一顆為國儘忠的赤子之心。
相較之下,他嘉靖似乎未儘天職。
他雖不上朝,卻仍遙控朝政,至少沒讓天下動蕩。
可若與崇禎相比——他確實懶得太多。
“若是我肯多做一些,是不是後世大明就不會這般衰落?”
他低聲自問,答案卻早已清晰。
當然會更好。
他天資聰穎,才具非凡,即便沒有正統帝王教育,也足以施展抱負。
隻是……他不願多做罷了。
望著那段短暫而悲壯的一生,嘉靖第一次認真地思索:
“或許,朕也應勤政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