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你怎麼看?”
太子沉吟片刻,答道:“明亡既是朝綱敗壞、民生凋敝所致,亦是命數既定,非一人所能挽回。”
康熙點了點頭,未多言。
這才讓其他皇子也紛紛獻言。
“崇禎勤政如牛,卻誤信小人,輕疑忠臣,終至瓦解社稷。”
“他雖有偏失,但非亡國之罪人。”
“天啟若亡國,尚可理解;崇禎不該亡,卻亡了,真可歎。”
康熙聽著,麵露幾分讚許。
這些話雖各有角度,卻也皆有道理。
他抬頭望著天幕,神情微凝。
大明諸多皇帝的點評已完了,接下來,該輪到他們大清了。
雖然康熙不是開國之君,卻也是大清帝係中,地位無可撼動的一代雄主。
大清的亡國皇帝即將登場,這讓康熙內心泛起了一絲不安。
“咱們大清的末代皇帝,可不能比大明還丟人啊……”
他低頭沉思,不禁回想起曆代王朝末期那令人唏噓的時刻。
宋少帝毅然沉海殉國,為大宋留下了最後一抹尊嚴;
崇禎帝雖回天乏術,但最終自縊煤山,以命捍衛皇帝的尊嚴——
“君王死社稷”這五個字,留給後世無儘敬意。
若是大清那位末代之主,若膽小怕事、畏首畏尾,豈不被後人笑掉大牙?
“再怎麼說……也不能比徽欽二帝更窩囊吧?”
康熙暗自低語,卻不敢在眾人麵前說出口。
這時,太子似乎察覺了父皇的憂慮,輕笑一聲,勸慰道:
“父皇寬心,大清江山穩固,怎會覆滅?”
“自然也不會有亡國之君。”
康熙目光掃了他一眼,語氣淡然卻帶著一絲冷意:
“世上從未有永不倒塌的朝代。”
“朝代更替,自古常理;即便我大清再怎麼強盛,終究也有走到儘頭的一天。”
“而新的王朝,也將在那之後崛起。”
他並不想聽兒子那種不著邊際的安慰。
太子麵色有些尷尬,乾笑幾聲,訕訕作罷。
康熙輕聲自語般說出一句話:
“隻希望我大清的末帝,哪怕亡國,也彆太丟人現眼。”
……
對於即將出現的新的亡國之君,各朝代都滿懷好奇。
繼元朝之後,中原大地迎來了另一個異族入主的時代——滿清。
前朝的蒙古統治者,隻守了一百年便走向腐朽與崩解。
這大清,又能撐多久?
這個答案無人知曉。
因此,眾皇帝對於即將登場的“最後的帝王”,都屏息凝神,摒棄雜念。
此前關於崇禎的一切討論,也被按下了暫停鍵。
隻見天幕緩緩浮現新的文字——
【大清的末代皇帝——】
【也是自大秦肇基、綿延中國兩千一百三十三年皇權帝製的終結者——】
【愛新覺羅·溥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