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當然聽懂了朱標話裡的意思。
他那雙向來淩厲的眼,此刻多了幾分複雜與沉重。
如果真有一天,這個長子不幸撒手人寰……
那他辛辛苦苦打下的大明江山,又該落到誰的手裡?
以往朱元璋從沒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
在他看來,隻要朱標還活著,這江山就穩如泰山,無需多慮。
可自從看了天幕之中那個“變異版太子”的未來影像,他不得不正視現實。
實話實說——
他把皇位交給朱允炆這個決定,簡直錯得離譜!
其實換個角度看,老朱的操作倒也合情合理。
因為時間緊迫,他隻能倉促定下朱允炆繼承大統。
而為了讓孫子順利登基,他在生前也安排妥當,清理了不少障礙。
問題不在於他布置不到位,問題在於朱允炆這孩子,乾事太離譜了!
硬生生逼死湘王,又一步步將燕王朱棣推向反叛邊緣。
朱棣本無意染指皇權,可朱允炆偏偏說:
“你若不死,皇位便無寧日!”
四叔一聽這話,那還能忍?
隻好提兵南下。
說白了——
你小子要不趕我去死,我四叔壓根懶得動你江山!
換誰來坐朱允炆的位置,都未必能讓朱棣成事!
朱元璋一邊想著,一邊抬頭看了看朱標,又掃了眼朱棣。
他長歎一口氣,緩緩點頭,語氣也柔和了幾分。
“標兒啊,彆再想那麼多了。”
“安心調養,好好休息,彆把自己折騰壞了。”
接著,他把目光落到朱棣身上,沉聲道:
“老四,近期你就彆回封地了。”
“暫時留在京中,協助你大哥處理政務。”
老朱這番安排,可謂一箭雙雕。
一方麵,他在向外界傳遞信號——他認可老四的才能,視之為儲君備選。
另一方麵,也等於把朱棣圈在身邊加以看管。
若朱標無恙,朱棣在京中也掀不起風浪。
可萬一老大真出了什麼差池……
那朱棣在朝堂上的位置就順理成章,可以無縫接替!
老朱算盤打得精明得很。
【高粱河車神———】
【趙光義繼位之後,秉持其兄趙匡胤遺誌,對外頻頻用兵。】
【他禦駕親征,親手平滅北漢,斬獲名將楊業,還成功擊退遼國對北漢的援軍。】
【此役之後,他對遼的實力產生了嚴重低估。】
【在一時得意下,他不顧群臣反對,調動尚未休整的部隊,繼續揮軍北上,企圖一鼓作氣拿下燕雲十六州!】
【由於遼國毫無心理準備,被宋軍打了個措手不及。】
【且一路潰敗,趙光義先後收複涿州、朔州、應州、雲州與寰州,連戰連捷。】
【趙光義心中大喜,自覺勝券在握,於是盲目追擊遼軍殘部。】
【甚至幽州還未完全掌控,他就一路殺到幽州以北,深入遼國腹地。】
【當趙光義率部抵達高粱河一帶時,正好與耶律沙所率遼軍主力迎麵遭遇——大戰在即!】
【趙光義命楊業領兵出征,很快便將耶律沙打得大敗潰逃。】
【宋軍正準備窮追猛打時,耶律休哥帶著一隊遼軍悍然從右側突襲。】
【宋軍來不及反應,頃刻之間被衝得七零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