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吸一口氣,心頭竊喜難掩。
朱棣注意到了孫子的表情,嘴角微挑。
朱瞻基可是他從小帶在身邊親手調教出來的,甚至連親征都不離左右。
這孩子心裡那點算計,他朱棣會不知道?
從冊立為皇太孫那天起,他就已經開始為這位“好聖孫”清掃障礙,謀劃前路。
若是連這般鋪陳都無法助他登基,那就隻能說明此子命數有限,難成大器。
不過——
朱棣目光掃向天幕上出現的稱號,眼皮卻不禁跳了跳。
“蛐蛐天子”?
這外號……聽起來怎麼怪怪的!
他心裡直打鼓:這不會是那種拐著彎罵人的陰陽綽號吧?
“臭小子,給我過來。”
朱棣擺了擺手,招呼朱瞻基靠近。
——方便揍人。
【小六邊行走——】
【朱瞻基,永樂大帝親定的“好聖孫”。】
【而大明少見的六邊全能之才,自幼文武雙修,繼承了天子守邊疆的精神,開啟了“仁宣之治”盛世!】
【據說他出生時,朱棣夢見祖宗朱元璋手持大圭授予孫兒,並語:“傳之子孫,永世其昌!”】
【朱瞻基自幼承蒙祖父寵愛,受封皇太孫,陪同北巡,得朱棣悉心培養。】
【不僅武藝超群、治理有方,更喜愛書畫琴棋,才情橫溢,堪稱“小六邊形戰士”。】
看到天幕上這段評語,朱棣神色終於緩了下來。
他伸手拍了拍朱瞻基的肩膀,語氣中透著幾分難得的讚賞。
“不錯,沒白讓爺爺一把年紀還親自帶你南征北戰。”
聽到這句誇獎,朱瞻基不但沒露出笑容,反而神情緊張,心裡暗自發虛:
“千萬彆翻出我那幾個奇葩外號……不然今天這頓揍,真是躲不掉了。”
另一邊,太子朱高熾也望著天幕,臉上泛起淡淡的笑意。
“這臭小子,倒是知道百姓為重。”
在朱高熾眼中,朱瞻基如今也就隻是個“好孫子”,離稱職的皇帝還有點距離。
性子太嫩,缺磨練。
但能看到兒子未來成材、青出於藍,他這個做父親的,怎能不欣慰?
不過——
某處角落的漢王,臉色卻是越來越不好看。
什麼意思?!
老大朱高熾繼位,成了仁厚之主,贏得“仁宗”美譽;
現在連朱瞻基這臭小子也登上皇位,還被評為六邊全能的天才?
天幕對他倆的評價都不低。
合著自己這漢王,連個機會都沒撈到?!
他心裡自然不服氣!
當年靖難之役,幾次將老爹從鬼門關裡拉回來的,是誰?
不就是他朱高煦!
當初老爹朱棣也不是沒說過:
“世子體弱,汝當自強!”
這話他當年聽了可是當聖旨聽的,結果呢?
敢情隻是畫了個餅忽悠他罷了!
現在呢?
朱棣和朱高熾都當了皇帝,輪到他金豆子,卻隻能窩在國中當個漢王?!
朱高煦的心裡說不出的憋屈和不甘。
“憑什麼?”
“若是我來坐那個位子,未必就乾得比他們差!”
再瞧瞧老頭子朱棣。
當年還不是照樣從建文帝手裡把皇位搶過來的?
怎麼到了我這,就成了“逆賊”了?
不行!
爹能做的事,我朱高煦憑什麼不能做!
他眼中暗光閃爍,憤憤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