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眉頭緊緊皺著。
“朱高煦這人,真是愚不可及。”
“朱瞻基都已經穩坐帝位了,他還妄圖造反,這不是自討苦吃?”
“人家好心饒你一命,你卻非要蹬鼻子上臉?”
始皇帝實在看不懂朱高煦是怎麼想的。
他對朱棣這個能打能治國的皇帝還算欽佩,
可這位漢王,怎麼就這麼抽象?
一旁的扶蘇想了想,若有所思地說:“或許,這隻是一場有計劃的借刀殺人?”
叔叔突然把皇帝放倒,這劇情怎麼看怎麼離譜。
而且你就算成功把他絆倒了,又能怎樣?
朱瞻基還能因為摔一跤丟了江山?可笑。
扶蘇越想越覺得這更像是史料夾縫中的野史段子。
“可笑。”
始皇卻冷哼一聲,顯然不同意兒子的推斷。
“謀反本就是死罪,何須再搞什麼下絆子的戲碼?”
“反而容易被後人笑談。”
扶蘇點了點頭:
“確實。”
謀逆在任何朝代都是板上釘釘的死局——
要殺你,不需要鋪墊劇情,不需要奇葩理由。
朱瞻基真要處決漢王,直接扣個“圖謀不軌”的帽子就夠用了。
所以,興許這件“掃堂腿”的事,還真不是編的……
想象一下,一個皇帝當眾被自家叔叔搞個絆子摔倒——
無論是哪個朝代的君主,心裡都得憋一口氣。
更彆說朱瞻基是已經放他一馬,結果對方不僅不感激,
還在眾目睽睽下來這麼一招挑釁帝王尊嚴——
擱誰心裡都過不去。
這時候動殺機,那也是合情合理。
“明宣宗原本無意動手,是朱高煦非要自掘墳墓。”
……
漢武帝時期!
“這朱家,對自家人還算仁厚。”
“漢王造反,明宣宗也沒有第一時間誅殺他。”
“可惜漢王不思悔改,三番兩次挑釁皇威,終究難逃一死。”
劉徹語氣淡然,目光卻透著冷意。
他可不是朱瞻基那種溫吞性子的人。
在他看來,不論是叔叔還是親子——
但凡心生異誌,一個都不留。
漢武帝劉徹對皇權的控製欲極強,
他打造的大漢帝國,是一個中央集權至上的體製——
皇帝的話就是天命,任何挑戰皇威的存在——
哪怕是太子劉據,也隻能付出代價。
“權力不是你想要就能拿的。”
“朕不給,你就彆妄想。”
彆看如今漢武帝劉徹與太子劉據父子和睦、情深意濃——
但若是劉據越過那條界限,也勢必會觸及劉徹心底最不能容忍的禁忌。
太子之位,並非不可更換。
若他真的不堪大任,那就隻能另選賢能。
隻是這“換太子”的代價,往往極其慘痛。
不過,劉徹在天幕前看到了一係列關於太子的視頻後,
對自己這個兒子的能力與品行,倒是更加篤定了。
未來的大漢王朝,終究還是得交到劉據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