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時期!
太祖朱元璋與成祖朱棣,正在天幕中對嘉靖輪番“問候”。
嘉靖一句不敢回,乾脆花錢把彈幕屏蔽,才得了片刻清淨。
看著視頻裡自己後期的所作所為,他心裡難免發虛——因為,確實都是事實。
可事情不能隻看表麵!
他修道沉迷,確實荒唐,可最初他也沒那麼迷信道教。
隻是,他遲遲沒有子嗣。
嘉靖十二年,靠著道士的法門,他才得了第一個兒子。
結果孩子養不活,一個接一個夭折。
無奈之下,他再次求助道士,道士給了讖語——“二龍不相見”。
他依言而行,從此不再失子。
你們說修仙是迷信,丹藥有毒?
可在他看來,道教至少保住了孩子的性命,也延了壽命!
嘉靖心中五味雜陳。
他不是不懂成仙虛妄,但道教的用處,他親身感受過。
他躲進西苑修道,也有不得已的原因——這些年,發生了太多詭事。
嘉靖元年,輔政功臣袁宗皋入閣未滿四月便病逝。
嘉靖十二年,長子朱載基出生,兩月而殤。
嘉靖十五年,朱載誕生立太子,由夏言親授。
嘉靖十八年南巡承天府,途中三度起火,燒的都是他所在之處。
朝臣稱其為火德真君,不許救火,幸得陸炳闖入火場才救下性命。
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宮變,他險些被勒斃,太醫皆不敢救,唯有許紳出手才撿回命。
自此,他認定紫禁城不安全,明白了為何堂兄朱厚照要搬去豹房——那裡是避險之所,而非單純享樂。
他也學著搬進西苑,不見群臣,一來能增威嚴與神秘,二來保住小命。
嘉靖二十六年,大高玄殿失火,他任由火焰吞噬皇後宮室。
二十八年,太子在行冠禮次日突然暴病而亡。
這些記憶一幕幕閃回,嘉靖才真正明白,當皇帝並不安全——
八子死七,屢遭火災,甚至在宮中被宮女勒頸……
誰能想到,這樣的遭遇,竟會落在天子身上?
身為一國之君,理應享受天下最周密的守護與最頂尖的養生之道。
可嘉靖卻偏偏一次次陷入火海,甚至在深宮內還遭遇過刺殺。
這些事看似巧合,但次數之多,已然讓人難以當作偶然一笑置之。
那時嘉靖就悟透了:唯有躲進西苑閉門修道,才能保住小命。
【明世宗在位四十五年間,宮廷大火二十二起,平均每兩年必燒一次。】
【嘉靖四年,禮承殿失火,一夜之間化為焦土。】
【嘉靖十年,東偏房火起,連燒十四間屋舍,財物儘毀。】
【嘉靖十七年,章聖太後逝世,嘉靖親率百官南巡送葬,首輔夏言等人隨行。】
【南巡首日,落腳趙州行宮便起火。】
【二月十七夜,臨洺鎮行宮再度陷入火海。】
【二月二十八日,車駕抵衛輝,一股怪風圍繞禦輦不散。】
【嘉靖心下惴惴,向隨行道士陶仲文問吉凶。道士掐算片刻,道:“主火。”】
【嘉靖心頭一沉,請求化解之法。陶仲文搖頭:“二不過三,劫數難免。”】
【果不其然,當夜四更,火苗不知從何處竄出,乘風席卷全宮。】
【群臣竟袖手旁觀,說什麼聖上是火德真君,焚不死。】
【幸得陸炳以濕被裹身闖入火海,方救嘉靖於死境。】
【嘉靖二十六年冬夜,方皇後宮殿起火,火勢駭人。嘉靖下令禁止營救,冷眼看寢宮化作灰燼。】
【此役,皇後與百餘宮女葬身火海。】
【嘉靖三十六年,烈焰衝天,“三殿兩樓十五門俱災”,紫禁城格局被迫重建。】
【嘉靖四十年,皇帝懷抱十三歲寵妃尚美人,在貂帳內燃放小焰火取樂,引燃大火,永壽宮一帶付之一炬。】
【在位四十五年,火患無數,且幾乎專挑嘉靖所處之地燃燒,故被世人戲稱“火德真君”。】
天幕視頻很快解釋了這一綽號的由來。
宮廷失火本不足為奇,人多手雜,難免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