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將大權交給嚴嵩,在群臣眼裡顯得愈發神秘,好似真個隱居西苑,一心沉迷於求仙問道。
但他並非完全不理政事。
朝堂大小事務,他依舊了然於胸。
嘉靖自身沒什麼問題,倒是子嗣接連出狀況。
最初他遲遲沒有後代,便請來道士調理,這才逐漸有了子嗣。
二十六歲,他才迎來第一個兒子。
然而第一個孩子不足兩月便夭折。
道士陶仲文對他說了句“二龍不相見”。
這話聽上去意味深長。
其實嘉靖並非與皇子毫無交集,節慶時仍會照麵,有事也能召見。
就如裕王,也時常見到嘉靖,卻活得好端端的。
可若真將裕王留在身邊親自教養,反倒必有不測。
嘉靖一生共有八個兒子,這數量不算少。
可古代孩童的存活率本就堪憂,約莫隻有一半能長大成人。
而嘉靖的皇子更是離奇,八個裡竟隻剩下裕王一人,餘者皆夭折。
這讓人不敢不多慮。
要知道,大明皇帝暴斃的事例並不少。
太醫院裡更是水深莫測。
被“治死”的帝王,可不止一兩個。
憲宗因腹疾服藥數日便崩逝,太醫聲稱是誤用藥材。
孝宗因小小感冒,服藥後數日亦亡,記載中明明白白寫著“用藥不當”。
更蹊蹺的是,父子二人竟出自同一名主治太醫之手。
此人正是屠龍老手——劉文泰。
憲宗、孝宗相繼被其藥死,卻依舊安然善終。
哪怕證據確鑿,皇帝也奈何不了他。
孝宗時不過降了劉文泰一級,孝宗崩後,武宗確認父親被害,群臣苦苦求情,最後也隻是將劉流放。
可沒過多久,武宗落水,照樣死在太醫手裡。
“紅繩案”時,嘉靖幾乎被宮女勒死,臉色青紫,氣息將絕。
群臣與太醫皆以為大限已至,早早準備後事,連諷刺嘉靖的段子都傳開了——什麼“暴君遭宮女反殺”,簡直現成的笑柄。
偏偏嘉靖沒死。
許太醫孤注一擲,用猛藥硬生生把他救了回來。
自此,許太醫從一介普通醫官,扶搖直上,短短數年便位至太醫院首,甚至帶工部尚書銜。
這是嘉靖的心腹嫡係。
然而壬寅宮變後,許太醫卻離奇暴斃——據說是“嚇死”的。
這就顯得極不合理。
劉文泰連殺兩帝還能壽終正寢,許紳反倒因救活皇帝嚇死?
因此,嘉靖乾脆痛下狠手,整頓太醫院,幾乎將其連根拔起。
他還處死皇後,斬首首輔。
要知道,在大明曆史上被砍頭的首輔不過兩位:一是崇禎朝,另一便是嘉靖朝。
說回子嗣。
長子出世不久,陶仲文便提醒“二龍不相見”,嘉靖並未在意。
及至第二子降生,嘉靖將其留在宮中,親手撫養,三歲立為太子,十三歲出閣讀書。
可離宮僅一天,太子竟驟然因“過度勞累”暴病而亡,年僅十三。
在宮裡十餘年無恙,偏偏出閣首日即亡,未免過於詭異。
更令人不安的是,臨終之際,朱載壑竟麵北而拜,說了句:“兒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