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想而知,這種官僚主義一旦蔓延,會膨脹到何種程度。
後人所稱的“文官集團”——
其實並非僅指那些伴隨皇帝左右的士大夫,而是更廣義地代表著大地主階層的利益。
從高官到地方胥吏,都有人屬於這個體係。
若要劃分,可以稱為“文官集團”與“皇帝集團”。
二者生而對立。
皇帝固然是天下最大的剝削者。
但其統治範圍極廣,反倒在某些時候能相對體現出百姓的利益。
為使王朝長久,他不得不兼顧公共福祉,確保政權穩固,從而實現長期的收益。
若他隻圖長遠利益,哪怕壓榨嚴苛,也會像漢武帝那樣,竭力維持大局。
若他沉溺於短期利益,與官僚們同流合汙,放任掠奪,就如晉武帝。
若能在長期與短期之間維持平衡,則是漢文帝、唐太宗之類的明君。
文官集團卻不同,他們絲毫不關心王朝能否延續,他們唯一關心的,是利益的最大化。
皇權擔心改朝換代,地主官僚卻並不害怕——甚至還可能因此上升一步。
說到底,這兩股勢力本質上都在剝削百姓,隻不過角度與方式不同罷了。
……
漢武帝時期!
“這明世宗竟然活到了六十歲。”
劉徹凝聲低語,目光中透著一絲玩味。
這背後無非兩種可能:
要麼是嘉靖修道真得了幾分門道,從而延壽;
這意味著修行或許真能延長壽命。劉徹因此打算更加重視黃老之學。
要麼,就是嘉靖避開太醫,自行煉藥嗑丹,反倒因此比前幾任皇帝命更長。
這,正好印證了他早先的陰謀論猜測:
明朝諸帝之所以短命,背後必有隱情!
看看嘉靖,遠離皇宮,不輕信太醫,依靠丹藥硬生生熬到六十。
而之前那些皇帝呢?
憲宗、孝宗皆死於太醫之手,武宗朱厚照則是落水橫死,皆不算自然而亡。
若無這些“意外”,他們的壽數本可更長。
“這絕不是巧合。”
劉徹語氣篤定,眼神冷厲:
“從仁宗之後,大明皇帝幾乎沒有一個能活過四十。”
“這世間哪會有如此巧合?!”
“唯有嘉靖謹慎避醫,才能成為異數。”
太子劉據卻覺得父皇的推論過於駭人。
若連皇帝的生死都能被操縱,那得是怎樣恐怖的一股暗勢力?
劉徹卻隻是揮手,冷笑道:“太子眼力尚淺,不知這水有多深。”
他越發相信自己的直覺——
若連後宮都能被滲透,那還有什麼地方安全?
既然能在明朝發生,那在彆的王朝,也絕不是不可能!
“朕希望,接下來的盤點,仍是大明皇帝。”
劉徹心念暗轉。
唯有這樣,他才能繼續印證自己的猜測!